第215章(第5頁)

  “準确的說……是前者。我們的設備能夠觀測到锂枝晶在對照組上的沉積過程,但Li+是如何穿過那層膜的……我們沒辦法捕捉它的路徑,可能需要針對這種膜材料重新設計一套實驗方法。”

  “隻靠我們,這恐怕得花上很久……除非我們能找到拿出這些成果的研究團隊。”

  “不過太奇怪了,我剛才翻了一下最近兩次學術會議的記錄,根本沒有找到關于這條研究方向的讨論,唯一幾個相似的……細看的話也是天差地别。”

  這時候,坐旁邊桌上的研究員忽然感慨了一聲。

  “不知道是哪位大佬突然放的核彈。”

  “材料學領域還有這樣的牛人嗎?”

  “我扳着指頭數了一下,橫豎想不出來是誰……”

  “話說我們接下來怎麼辦?之前的項目還繼續做嗎?”

  “估計換方向吧……産業界把這東西完全消化都得用一會兒,更别說提出新的問題了。”

  “哎……三年,白忙活了,還好老子的畢業論文幾年前就寫完了。”

  “也不能完全算白忙活,一些階段性的成果還是很有意思的。不過SEI膜這塊……确實沒有路可以走了。”

  聽着學生們的讨論,劉億平教授沒有說話,他的心裡同樣在思考着很多東西。

  這時候,放在桌上的電話響了。

  他拿起手機,走去了外面。

  電話接通,火急火燎的聲音立刻從電話那頭傳了過來。

  “老劉,結果怎麼樣了?”

  劉億平說道。

  “那個膜,已經做出來了。”

  聽到這句話,電話那頭的聲音明顯多了一分激動。

  “好不好用?”

  劉億平感慨道:“何止是好用……簡直讓我大受震撼。”

  嚴格意義上來講,即使是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锂離子電池,也能從這項技術中獲益。

  而如果是針對純锂負極設計一套全新的電池,技術上也不會很難。

  電解液和正極材料以及隔膜,這些組件的産業鍊都是現成的。

  相當于在原有産業鍊的基礎上,把電池正極的産業鍊改一下,額外增加一條“塗料”的生産線,立刻就能讓這項技術派上用場。

  他甚至已經能想象到,産業界的朋友們在了解到這項技術之後,臉上會出現怎樣瘋狂的表情。

  那一定很精彩。

  電話那頭的老人繼續追問道:“成本呢?産業化的難度大不大?”

  劉億平很快回答道。

  “具體的成本,那就是産業界的問題了,實驗室制備和工業制備是兩回事兒。不過我看了一下資料上給出的工藝流程,根據我對産業界的了解,做出來應該不會很難。”

  “太好了!哈哈哈,這次真是辛苦您了!”電話那頭的聲音帶着明顯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