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第4頁)

  而對于那些工人們,哪怕是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争取到的體面,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也會稍微認真一點兒。

  不過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工友會和産業主協會的讨價還價,最大的受益者卻是工業區周圍賣早餐的店主推着餐車的小販,以至于一些上午不開業的酒館甚至變成了18個小時乃至24小時營業。

  更長的營業時間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員工,否則就得支付昂貴的加班費,因此就連最不缺人的巨石城又出現了用工荒。

  好在不斷湧入巨壁的幸存者填補了這一空缺,尤其是來自婆羅行省和中部諸省的移民,大多數人都會從洗碗開始做起。

  不過,并不意味着所有。

  比如尼揚就是個特例。

  在大多數人靠着洗碗拿身份證的時候,他立刻想出來付費打工的點子,雇聯盟的公民來當自己的老闆。

  不止如此。

  當愚蠢的狼族侍衛還在想着法子哄公爵開心的時候,他已經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自己開一家報社,專門寫加拉瓦公爵愛看的東西。

  這其實很容易,甚至不用他耗費腦細胞去想,因為豪斯已經替他想好了,他隻需要捏着鼻子把那家夥在演播室裡的胡言亂語抄到紙上,然後加點佐料端到加拉瓦公爵的桌子上就行了。

  這份報紙的名字叫《曙光花園街報》,曙光自然代指曙光城,而花園街地鐵站則是清泉市的曆史地名。

  沒有人會知道這份報紙隻是不入流的小報紙,因為這份報紙根本不會公開發行。

  這其實也算是鑽了聯盟法律的一個小空子,就和他最早拿身份時一樣。

  隻有公開發行的報紙需要經過行業委員會的資格認證,而他經營的報紙讀者隻有加拉瓦公爵以及西岚帝國使館的一衆工作人員,并且是以辦公耗材的名義刊印,甚至連的标識都不用添加。

  事實上,《曙光花園報》根本就不是以報社的名義注冊,經營品類填寫的就是辦公用具以及嬰幼兒用品。

  僅僅隻是名字叫報社罷了。

  當然,由于曙光城當局對敢于說實話的老實人無情打壓,《曙光花園報》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需要好心人的贊助才能把真話繼續說下去。

  尼揚讓負責排版的編輯除了賣慘之外,還在報紙的末頁留下了接收捐款的銀行卡号。

  果不其然,他的報社收到了一筆又一筆的“匿名捐款”。

  這些捐款的署名有時候是“白象城至高無上的巨人”,有時候是“仁慈且富有愛心的象族詩人”,還有“永流河上為平等而戰的船夫”,但尼揚卻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些馬甲其實都是一個人。

  畢竟整個西岚帝國使館隻有一個人會把《曙光花園報》從頭看到尾。

  更何況每次去銀行打款的時候,都是他替加拉瓦公爵去的。

  若不是為了銀行的回執單,他連寄錢的步驟都能省掉了。

  偶爾加拉瓦公爵被報紙哄的心花怒放,還會讓他把聯盟即将崩潰的消息拍成電報,發到婆羅行省的天都,和尊敬的巫駝大人一同分享那份淳樸的喜悅。

  然而無論是加拉瓦公爵還是陛下都不清楚,整個報社從頭到尾都是他這位忠心耿耿的仆人自己開的。

  “你在玩火,我的老闆……曙光城不是巨石城,這兒的人不會容忍任何人拿他們尊敬的管理者開玩笑,就算是最離譜的地精觀察報也不會調侃活着的神。”看着報紙上越來越過分的内容,負責排版的編輯搖了搖頭,看向站在百葉窗邊的那個人說道。

  他是最近的新移民,沒經曆過以前的事情,甚至還沒拿到身份證,對管理者的感情也沒有一般人那麼狂熱,隻是普通的尊敬。

  畢竟在見識了西格瑪的虛僞之後,他才體會到一個真正體恤屬下的頭兒有多麼好。

  但曙光城的家夥們可不這麼想,他們對管理者的感情就像落霞行省的居民對“沙海之靈”一樣。

  尼揚沒有回頭,隻是透過百葉窗的縫隙望着不遠處使館街的方向,用很輕的聲音說道。

  “沒有人比我更懂聯盟,沒有人比我更懂管理者……我是他真正的粉絲,我們隻要不犯規就沒有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