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工友拍了拍他肩膀,給了他一個安慰的笑容。
“正如我們所說的,理論代替不了實踐,我們得給他們一點時間摸索。别忘了金加侖港的教訓,為什麼《幸存者日報》能開花結果,而我們卻四處碰壁?”
歐仁怔怔看着他,最終搖了搖頭。
“我希望你是對的……”
他們在金加侖港确實屢屢碰壁,但他并不認為那是本土化失敗的原因,而更多是因為金加侖港的工業化還沒有完成,當地産業工人們還沒有團結的意識。
反觀他們的對手,卻在聯盟積累了豐富的“鬥争經驗”,甚至趕在他們來金加侖港之前,就主動把一部分蛋糕分出來拿去拉攏人心。
在猛犸國也是一樣。
那個李斯特甚至主動幫當地的工人們蓋宿舍,給他們的孩子蓋學校,讓那些工人過得比當兵的還舒坦,以至于那些工人們上班都上出榮譽感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會碰壁也是必然。
歐仁并不認為這是什麼失敗的教訓,反而正是他們工作成功的表現。
哪怕當地工人并不認同他們,但從結果而言他們依舊過上了比以前更好的日子。
雖然工友會的其他人并不滿足,認為婆羅行省的最低工資還是太低了,但他對于這樣的結果還是挺滿意的。
急功近利并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各地有各地的情況,但他們的變革正是因為克制,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的……
“我隻擔心,我們有點太心急了。”
……
另一邊,同樣是一棟低矮的窩棚,不過桌上卻點着一台燭火。
坐在燭火的旁邊,紮伊德正核對着手中的賬本和名冊,嘴角漸漸翹起了一絲和藹的笑容。
就在剛才,家人會的會員正式突破了1萬!
雖然他還沒有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工友會的朋友們,但他已經能想象到那些“投資人”們臉上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絕對是個奇迹。
而且是隻有婆羅行省能誕生的奇迹。
“你知道嗎,薩瓦……最高明的商業模式其實是宗教,和宗教一比,那些亂七八糟的賺錢方法根本不值一提。”
港口上有不少勞務中介,但沒有一家中介的工人能和家人會的工人們比。
他們的工人是最能幹的而且更團結,也正是因此碼頭和工廠那邊願意拿更多的崗位給他們,并為那超額完成的效率額外支付一筆錢。
一小時摳出0.5第納爾8個小時就是4枚。
每人每周會給家人會貢獻28枚第納爾,1萬個人就是28萬枚!
算到這裡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了。
3~5枚第納爾換一枚銀币,折中下來就是7萬銀币!
一把槍也就一兩百銀币,這筆錢都足夠武裝一個連的部隊了!
把标準放低一點兒,甚至兩三個連都能湊一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