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第7頁)

  就在這些“萌新”們懷揣着忐忑而激動的心情,跟着勞務中介們走向工地和碼頭的時候,他們的家鄉卻是另一番的光景。

  婆羅行省,牛州西部的阿卡勒縣,永流河轉彎的地方,東側陣地上的士兵們正咀嚼着營養膏。

  雖然邊緣劃水也想分享一些泡面給友軍的弟兄們,但奈何現實條件實在不允許。

  天上時不時有飛機飛過,一會兒是軍團的飛機,一會兒是聯盟的飛機,誰也沒法徹底的拿下制空權。

  在這樣的情況,别說是他們不敢生火做飯和燒水,對面的威蘭特人同樣不敢。

  畢竟現在和之前不同了。

  婆羅國第十一萬人隊繳獲了五十二門“火弩”自行火炮以及将近一支千人隊的炮彈。

  200毫米炮給威蘭特人帶來的心理壓力遠遠超越了155毫米。

  哪怕在實戰中,後者殺傷的威蘭特人要比前者高出了整整一個數量級……

  這場戰争就這樣陷入了僵局。

  威蘭特人在等到了飛艇的增援之後并沒有火急火燎地發動進攻,而是一改之前冒進的策略,将戰線寬度從短短的數十公裡拉寬成了數百公裡,将那銳利的錐子變成了一把寬刃的斧子。

  這對于缺乏後勤裝備的婆羅國而言非常棘手。

  雖然婆羅國在人數上占據絕對的優勢,但陣地與陣地之間互相難以支援卻是硬傷。

  稍有不慎,他們便有可能又會重蹈在獅州時的覆轍。

  即,被依靠機動性集中力量的軍團一點擊破,接着整條戰線首尾不能相顧,在撤退和回防中亂成一團,最終不攻自破。

  不過,即便雙方的戰線已經被拉寬到數百公裡,阿卡勒縣仍然是一道雙方都忽視不了的關卡。

  無論是地理上的戰略意義,還是精神上的戰略意義,南方軍團對于這裡都是志在必得。

  也正是因此,無論是死亡兵團的玩家,還是駐紮在這裡的婆羅國士兵們都做好了和軍團決一死戰的準備。

  為了打起來的時候不被俘虜拖後腿,他們還特意将之前抓到的俘虜們送去了後方。

  根據聯盟與凱旋城大使達成的協議,那些威蘭特人将在抵達天都之後前往金加侖港。

  也隻有那裡有安置這些人的地方,以及安置他們的餘力。

  說到那些俘虜們去向的時候,伊舍爾還不禁和邊緣劃水揶揄,說婆羅國的幸存者們夢寐以求想上的岸,一輩子都未必上得了,而那幫大鼻子隻是舉手投個降就能去了。

  “……所以我總覺得,亞努什那個家夥有時候錯了又沒錯,這個世界上也許确實不存在公平這種東西。我能救得了教堂裡的那些無辜的平民,卻救不了我自己,也救不了我的同胞。”

  邊緣劃水一時間也是無言以對。

  他很難和一個從來沒有離開過腳下這片土地的人解釋清楚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又是以什麼樣的邏輯和規則在運行。

  雖然軍團和聯盟的戰争已經在事實上開始了,但聯盟和凱旋城的關系卻并不壞。

  班諾特一直在試圖給這場大火降溫,而管理者也不希望将這場反帝國ZY的戰争變成反所有威蘭特人。

  畢竟如果那樣的話,等于是又走上戰建委的老路了。

  然而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無論是坐在他面前的人,還是他自己。

  “……我并不認為他們去了金加侖港就是上岸了,他們的岸在凱旋城,如果他們不把他們看到的東西帶回去,他們永遠都上不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