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于是跟這些災民一起等着,過了一會,裡面搬出一個大鍋,幾個和尚招呼大家開始領粥,有災民評價說今天的粥怎麼稀了一些,幾個和尚說廟裡也斷頓了,連他們自己現在每天也是喝這樣的粥來度日了。
放完粥之後,災民們有些道謝下山去了,有些就直接去了前面那幾間殘破的房間裡去休息,幾個和尚吃着剩下的粥,其中不免夾雜一些抱怨。
“方才師祖要做善人,他自己去做便是,何苦拉着我們這些人一起,名都讓他掙去了,我們倒跟着一起受苦吃這雜糧菜粥……”
幾個小沙彌小聲跟着附和,這時其中一個年紀大點的咳嗽一聲,說道:“方丈他本人也吃這個。”
一句話說的大家面面相觑,都不做聲了。
就在這時,從大雄寶殿裡出來一個和尚把鐘敲響了,從各院和廂房裡又出來幾個僧人,一共四五十個——陳曉旭看到這廟宇雖破,但占地規模還是大的,說明曾經也繁榮過,有這麼多僧人大倒也不足為奇。
人到齊之後,一個老和尚大雄寶殿裡緩緩走來,身上袈裟破舊得像是搓澡巾,看上去佝偻着腰,很瘦,但不知道為什麼,在陳曉旭看來,這老和尚的臉就像是視頻裡被打了馬賽克,或者說像素很低,隻能大緻看到五官輪廓。
第3423
重返須彌山3
到這時候,陳曉旭還一心都在眼前發生的事情上,就好像人做夢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在做夢,他壓根沒意識到自己為什麼會在這。
方丈簡單講了目前的情況:目前錢糧用盡,之前積累的香火錢也全換了糧食,這麼赈災下去,大概還有三五天就要吃光了。
說完他沉默片刻,說道:“我今日已差人去請水月寺慧通禅師,他對我寺中這幾尊裝金佛像一向心儀,欲以高價購之,賣來的錢,全用在在煮粥救人上,估摸能熬數月……今日召集諸位,也是通報一聲。”
方丈此言一出,全場嘩然,都驚得說不出話來。
當場就有一個僧人磕頭說道:“師尊,别的好說,這佛像可是賣不得,這是當日盧員外花百金打造,捐贈我寺,如此作踐賣掉,就算盧員外不說,怎對得起人家一片苦心啊。”
方丈道:“盧員外捐贈佛像,本是行善積德,如今賣了佛像,換來糧食,施舍災民,更是為其積德,你懂得什麼!”
另一僧人抱怨道:“師父罵的對,可災民如此之多,師父縱然賣了佛像,又能救得幾個?”
“能救一天是一天,能救一個是一個。”
“師父這等說,隻怕到時候災情如故,該餓死的還是要餓死,佛像卻沒了。再說,就興我寺廣開善緣赈濟災民,那水月寺卻還有餘力買佛像?他為何不做善事?隻因自古以來,僧俗不同,僧家有僧家規矩,所謂佛度有緣人,若一人二人遭難,我出家人不可不救,若眼見不平,拼了性命也要搭救,但如今災荒連年,縱然傾盡我一寺之力,又能救得幾個?我等于此戰亂災年之中,當保全寺廟,延續香火,便是對佛門有功,念咒敲磐,超度亡魂,此為正理,師父要賣佛像,卻讓我等今後朝哪裡拜佛?佛都沒了,還修的什麼禅?”
他這番話說完,所有和尚一起點頭稱是,就連陳曉旭聽着都覺得有點道理,畢竟這佛像是大家的,不是誰一個人的,這說話的和尚說到底也是為了佛門香火,再說,佛門有佛門的規矩,别的都好說,一個寺廟居然把佛像賣了,這簡直欺師滅祖大逆不道,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那方丈聞言不怒,反而大笑,說道:“爾等修佛是為了什麼,災民如蝗,的确救不過來,若身無一文,那便好說,沒什麼施舍不施舍的,一起挨餓罷了。但眼看災民受苦、餓殍遍地,卻守着一堆泥塑的佛像一味念經,還敢妄言普度衆生?
佛在哪裡?佛在這廟堂之上嗎,是這泥塑鐵胎的東西麼?我等日夜叩拜,拜的是他?我赈災救民,是為生死乎?是為因果乎?是為行善乎?都不是!萬法自然,佛在其中!行善而不以為善,才是大善!修道而不執迷于道,才為大道!爾等不必多說,我意已決,遠留下者留下,願意滾蛋的可以滾了!”
衆僧人面面相觑。
這方丈便選了幾個僧人,去大雄寶殿拆除佛像去了……
行善而不以為善,才是大善!修道而不執迷于道,才為大道!
陳曉旭怔怔發呆,腦海中反複思索這兩句話,他覺得出這兩句話有東西,琢磨了半天,似有所悟,突然聞到一股腥氣,回過神來,卻見不知什麼時候,眼前世界已然變化,自己身在一座城門之下,一個胖和尚走在他前面,朝着城門方向走去。
城門上兵甲林立,戒備森嚴,老和尚走到城下,對城門官拜道:“老僧法度,求見大将軍。”
“大師辛苦,大将軍已然等着了。”
說完着人領着老和尚進去。
陳曉旭跟在後面,聽這和尚說話,分明就是之前那位方丈,隻不過身材胖了許多,難道是吃胖了?
陳曉旭快走幾步追上去,朝他臉上看去,又是一團模糊……不過陳曉旭觀察了一會确定,這老和尚跟之前那個方丈不是一個人,身材和個子都相差太多。
他跟着老和尚一起走,隻見這城中一片狼藉,街道兩邊到處有士兵巡邏把守,家家關門,不見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