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9頁)

“那你們路上小心點,開車注意安全,來安慶縣時我再接待你們。”

夏曉蘭話說的也挺大方,周誠有了點笑容:“你等着,我下次來安慶的時候,給你帶點好東西。”

他也不容夏曉蘭拒絕,自己跳上車,沖夏曉蘭揮揮手。大東風突突發動起來,康偉從窗戶裡探出大半個上身,嘿嘿笑:

“嫂子再見!”

要不是夏總見多識廣,非得鬧個大紅臉。

大東風往另一個方向開去,将離開安慶縣返回京城。

從倒車鏡裡看見夏曉蘭在原地站了會兒,又騎車往縣城去,康偉不理解:

“誠子哥,你咋不告訴嫂子,你替她把胡說八道的張二賴解決了?”

做了好事不留名,又相隔兩地,萬一夏曉蘭被别人給追走了呢。按康偉的想法,這種事必然要趕緊告訴夏曉蘭,借此博得美人的好感。而且康偉和周誠本來昨天就要走,不過周誠在縣城路口等了大半天,夏曉蘭都沒進城,周誠又把離開的時間拖到了今早。

“你有對象嗎?”

周誠反問他。男人不都是默默解決問題的?愛嘚瑟的都是不懂事的,周誠也不想夏曉蘭再想起不開心的事,沒想過要表功。

康偉搖頭,“嘿嘿,那些妞多麻煩,我今天要敢找個對象,我奶奶明天就敢把我送去民政局——幸虧國家把婚姻法改了,還能多混兩年!”

康偉隻比周誠小半歲,按公曆來說他也滿20歲了。康偉是遺腹子,他父親在越戰中犧牲,康偉奶奶差點沒把眼睛哭瞎,等到康偉出生,老太太才有了寄托,将康偉視為眼珠子……也是催着康偉趕緊結婚,好替康家延續香火呢。

“不是男20歲,女18歲就可以結婚了?”

周誠還想,他和夏曉蘭多合适啊,剛還在他20歲時遇到,一點也不浪費,隻要夏曉蘭點頭,兩人随時都能結婚。

康偉被奶奶逼婚,在其他方面是法盲,在《婚姻法》上絕對是專家:“3年前改的,男同志不早于22歲,女同志不早于20歲,簡直是救命!”

康偉喜滋滋的,笑着笑着陡然察覺到氣氛有點不對勁。

咦,誠子哥咋不高興呢?

康偉陡然想到一個大膽的猜測——不會吧,這才認識幾天呀,相親也沒有這樣快的!

他雖然改口叫夏曉蘭嫂子,不過是為了讓周誠高興。他和誠子哥弄明白了夏曉蘭的名聲不堪是有人誣陷,但别人不知道啊。夏曉蘭怎麼可能順利嫁入周家,周誠是剃頭擔子一頭熱。

不過康偉可不會說,他才不要上趕着當惡人!

031:另尋買家

上次是周誠騎車帶她,夏曉蘭不知道騎到商都市原來這麼累!

自從她來到83年,疲憊已經成了常态,昨天沒有進城,她騎着自行車跑了二十多個村子,收了有50多斤黃鳝。夏曉蘭今天的工作就是把黃鳝和順路帶進城的幾百個雞蛋賣出去。收割稻谷最忙的幾天過去,願意賣雞蛋給夏曉蘭的人越來越少,再說以七井村為中心,方圓幾十裡的村子都被她拉網一般跑了一趟又一趟,村民們攢雞蛋也要花時間。

把這幾百個雞蛋賣完,夏曉蘭正好專心倒賣黃鳝,這玩意兒是已經長大了的,在水田和溝渠裡等着被找出來就行。夏曉蘭想,賣黃鳝是一回事,兩個籮筐裝滿東西進城,空着回去是不是太不劃算?她能從商都市拿一些貨回鄉下賣嗎?

就是現在的農村購買力實在太糟糕,除了油鹽醬醋這些必需品,農村人恨不得攥緊手裡的每一分錢,能不花錢就不花錢……不對,連油也是不買的,有些人家一年到尾花出去的錢隻有買鹽的,不吃醬醋和油沒啥,不吃鹽人身體沒力氣!

她需要裝什麼東西回去,才能從農民手裡把錢掏出來?

後世營銷都說女人和小孩兒的錢最好賺,現在女人基本上不打扮,小孩兒更是滿地跑放養型,計劃生育才剛開始實行吧,哪家不是幾個孩子?獨苗才金貴,孩子多了能吃飽就不錯了,哪有那麼多閑錢花在小孩兒身上,所以濤濤背着新書包去上學,引來其他同學的豔羨——他們家裡是舍不得給買那麼貴的新書包呢。

小孩子衣服也不用想,大孩子穿過的留給小孩子穿,一件衣服就像傳家寶一樣能流傳好幾年,直到破的再也穿不了,才完成它的使命。

夏曉蘭想了半天沒頭緒,騎着車又來到第一家賣鳝絲面的。

“同志,今天還需要黃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