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8頁)

他接受了夏曉蘭請托的任務,就往這個方向奔,“彩蝶”送出去十幾條,真的讓他輾轉找到了國棉三廠的一個副廠長——好吧,副廠長不好見,劉勇是見到了副廠長家的老太太。

老太太和兒媳婦不太對付,就和老伴兒兩個人單獨住。

副廠長是個孝子,偏偏工作忙的要命,沒有太多照顧老人家的時間。比如最近,老爺子腿摔了,副廠長隻能找了個鄉下親戚來照顧親爹。這時候劉勇出場了,他主動上門幫忙,一起照顧老爺子不嫌累不嫌累,把老兩口家裡那些不太靈光的家具修修補補。

老爺子想吃百花路的“梅記咖喱燴面”,這家店所在的百花路是國棉五廠上萬職工上班的必經之路。棉紡廠職工家裡面是沒有熱水器的,要洗澡都要去工廠的澡堂,去的時候端個鍋或者盆兒,把東西放在梅記,去洗完澡回來可能都還沒排到……生意就好到這程度,國棉廠的工人要上班,劉勇又沒工作,梅記每天剛開門,他就守在人家門口了。

咖喱燴面買回去時還熱騰騰的,副廠長家的二位老人能不喜歡他?

副廠長家幫忙的親戚的都快哭了,劉勇再搞下去,非得把她的活兒給搶了!

劉勇在忙着獻殷勤,夏曉蘭在積極推銷自己的防寒服和鴨絨服。

這次沒那麼順利,她把衣服拿出去賣的時候,剛好遇見天氣回暖,天天都是大太陽,沒冷到要穿棉衣的程度。能把毛呢大衣賣出去,喇叭褲也賣得掉,甚至連她取回來搭攤子的皮鞋都賣光了,防寒服和鴨絨服還沒人問津。

“顔色是挺漂亮的,就是貴!”

一個女客人這樣評價,一百的毛呢大衣你們不嫌貴,幾十塊的防寒服和鴨絨服嫌貴?

瞧着天上明晃晃的太陽公公,夏曉蘭也很愁。

京城那邊冷不冷?

不管了,她把羊剪毛的背心和另買的一件男款鴨絨服,一塊兒打包給周誠寄了去。

103:銷售遇挫

商都的天氣在和夏曉蘭開玩笑,明明之前已經開始降溫,要不毛呢大衣咋能熱銷。

轉眼又是幾天大晴天,防寒服和鴨絨服這兩種衣服,不到大降溫根本顯示不出特别。顔色倒是挺鮮亮,一問價,防寒服要45元,鴨絨服55元,紛紛又丢開手。

“這襖太貴!”

襖?

夏曉蘭不得不給客人們仔細解釋,可她們看熱鬧居多,真正下手的一個都沒有。

幸好夏曉蘭還進了其他衣服,也陸續出手,連本帶利的翻成5300多,加上之前拿貨剩的,整個還有6500出頭。她跑了一趟羊城,拿了快4000的貨,居然連一倍的利益都沒有……防寒服和鴨絨服壓了1000多點貨款呢,如果能順利出手,應該能再湊2500元左右。

整個本錢也不夠1萬,能不能順利支撐起一個店面?

要填滿三間門面,一舉在商都打響名氣,起碼得兩三百件衣服。

她拿的貨都不便宜,不管是均價50元以上的毛呢大衣,還是25元左右的防寒服和鴨絨服,200件貨估計要七八千塊。再加上毛衣和褲子,讓三間門面的牆不至于空着,毛衣幾十件,褲子幾十條,又是2000元左右!

攏共要近萬元,像她這樣外省個體戶,不是大的國家單位,要拿多少貨就得給多少錢——防寒服和鴨絨服能順利賣出去,并且獲得預期利潤,手裡的錢湊一湊倒是夠拿貨的。但三間門面不可能是裝修好的,這時候也沒啥裝修風格可言,國棉三廠的這棟小樓既閑置着,開張前肯定要重新裝修。

簡單刷刷牆,平整地面,牽個大燈泡就完事?

那她還不如仍舊擺地攤呢。

得在盡可能節約成本的前提下,裝修出高檔感,要讓商都人以在店裡買衣服為榮,要把20塊批發價的衣服翻到50以上……夏曉蘭不是心黑,在商言商,她賣的不是糧油等生存必需品,能買這麼貴的衣服肯定能承受這價錢。

定位就是中高檔,難道20元拿貨,賣25元?

除掉來回的車票和運費,她這簡直就是搞慈善!

她心裡已經有了大概的裝修雛形,隻不知店鋪的具體情況,基本裝修要錢,重新購買衣架,打貨架也要錢。店鋪能搞到手,年前能順利開張就燒高香了。

更有可能是,年前這鋪子也搞不到手,夏曉蘭知道他舅舅正沖着國棉三廠的領導使水磨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