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頁)

袁洪剛表情有點古怪,“你這事兒也是運氣。”

劉勇感激的不知道該說啥,他問袁洪剛要多少租金。

“一年2000塊,廠子裡面隻要了1000元,剩下的1000元是給另一個産權人的,你知道這房子是國棉廠和别人共有的。”

一年2000塊?

“是三間門面2000元?”

劉勇拿不準這價格是貴是便宜,現在市場上對店鋪的房租沒啥标準,私人從公家手裡拿鋪子都憑各自的本事,相互間誰也不知道私下裡付了啥代價。

2000元太多了,袁洪剛一年工資都沒有這麼多,算上績效獎金才行。

他就挺不好意思,“對,隻有三間鋪子,樓上的房間你們不能用,廠裡面要安排工人住進去。”

劉勇還想,哪怕能一起租下兩三個房間,他和外甥女兩家也省了租房住的租金。樓上住人,樓下開店,也算挺方便。

“袁廠長,這店我是和親戚合夥的,這個價錢還要和她商量下,明天再給您答複行不?”

袁洪剛自然不會拒絕。

劉勇跑回家和夏曉蘭一說,夏曉蘭正愁她的高價衣服銷路。

2000塊一年?

這錢哪裡貴了,一個星期就賺回來的錢,用來租二七廣場上的三間店鋪,夏曉蘭覺得太劃算。

“租!不僅要租,至少還要簽5年租約,最好能簽8年、10年!”

再過幾年就是第一次房改,夏曉蘭琢磨着先長租,到時候順理成章将房子直接買下來。那可是在商都後來的商圈中心二七廣場旁的黃金位置,在商都給劉芬置辦下這樣一份不動産,才是真正的保障。别管以後夏曉蘭自己做生意是虧還是賺,劉芬的生活肯定不用愁的。

夏曉蘭話風一轉,“不過這房子産權有糾葛,說是國棉三廠和其他人共有的,簽租賃合同的時候要三方都到場,免得我們生意好起來,有人跳出來扯皮。”

事情是袁副廠長負責的,都到了要交租金的地步,證明國棉三廠那邊沒有反對意見。

這時候夏曉蘭也不怕朱放媽搗亂,小心使得萬年船,房子的歸屬權可以扯皮,在她租房子做生意這段時間,她必須擁有鋪面的使用權。不然等她投入本錢裝修好店鋪,另一個産權人說房子不租了,夏曉蘭找誰說理去?

這個要求很合理。

袁副廠子就把時間和地點定了,約在他的辦公室。

夏曉蘭和劉勇準時到場,劉勇隻介紹是夏曉蘭是自己外甥女,袁洪剛也不介意。等另一個産權人慢吞吞走進辦公室,夏曉蘭和劉勇都睜大了眼睛——赫然正是于奶奶!

111:也是于奶奶的房子

這是什麼情況?

于奶奶怎麼會是另一個産權人?

夏曉蘭迷茫了,她記得這時候的房子全部是公家的,誰家住哪裡,房子多大,都由公家說了算。于奶奶一個人住五間房已經很有迷幻色彩,現在于奶奶還有二七廣場上一棟小樓的一半産權?

她不太清楚這時候的政策,動亂結束後,國家是開始退還一些人的“祖産”,這裡面或許就包含了房産吧。

“于奶奶。”

夏曉蘭哭笑不得,早知道二七廣場的小樓有于奶奶的一半,她直接和于奶奶商量租房的事不是更好嗎?

“你們認識?”

袁洪剛不掩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