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6頁)

吊頂和牆面還要做浮雕紋,劉勇找來的工人都不會這活兒,他自己在拼命琢磨。

這些問題都能慢慢解決,水晶吊燈劉勇是真沒買到,要沒有這盞燈,歐式風格也不突出呀。

裝修風格一改,預算肯定要超的,木匠的活兒變多,地上貼的瓷磚是仿微晶石的瓷磚,那光澤不是一般小白瓷能比的,價錢也貴,貼在地上每一片都是錢。

原本預計6000元能搞定裝修,現在能超出一倍去。

“舅舅您别急,先讓工人們吃飯,水晶吊燈我想想辦法,下次進貨看看能不能從羊城買回來。”

裝修超預算這事兒很正常,一次性投入大,卻能保證幾年都不會過時。

夏曉蘭把賣水晶吊燈的事記在心裡,依舊去鐵路局家屬區外面擺攤。

她有劉勇家的鑰匙,還沒把貨搬出來,就見前天買過大衣的年輕女人在外張望:

“我還以為你今天不出攤了呢,妹子,比我前天買的小個碼,要海軍藍有貨沒?”

118:兩種戀愛方式

一共就賣過三件衣服,夏曉蘭對大衣的尺碼了然于心。

“有貨的,姐你還要一件?”

年輕女人就是小芹。

老程穿着大衣上班顯擺一圈,局裡好幾個年輕人都想買,結果夏曉蘭昨天沒擺攤,今天上午也沒來,想直接問問住在這裡的人吧,劉勇監督裝修,李鳳梅早上出去賣貨連午飯都沒回來吃,房門緊鎖找不到人,小芹心裡就有點慌。

她不是幫丈夫的同事買,而是想給自己弟弟買一件。

她弟弟也二十出頭的大小夥子,最近在相看對象,這大衣顯得人特别精神,朱放穿着好看,她家男人穿着不錯,她弟弟也不矮,小芹琢磨着上身效果也會不錯。

“有海軍藍的小碼,就再給我拿一件。”

有生意自己找上門來,夏曉蘭頓時有精神:

“您都是回頭客了,我還是按昨天那價給您。”

小芹遲疑:“不能再少點?”

天下的奸商哪個不是生了一雙毒辣的眼睛,特别是賣衣服這種事,你早早表現出來喜歡,奸商咋會讓步?夏曉蘭萬分誠懇,“真不能再少,别的人我都賣140元的。”

小芹也問過朱放,朱放怕影響夏曉蘭生意,咬死了說自己140元買的。

小芹花138元買,看上去隻少了2塊,到底覺得是自己占了便宜。

小芹付了錢,直接提着大衣回娘家去了,國棉廠的女工是三班倒,上班時間并不固定,正常的單位這時候還沒下班呢。

夏曉蘭的生意就是下班時候好起來的。

鐵路局的職工有錢,列車員們個子高還帥氣,夏曉蘭的想法沒錯,這樣款式的大衣,簡直是替這些人量身定制的。

比他們的制服更時髦,高檔貨,任何場合都不掉檔次。

20-30歲的人比較喜歡,年紀再小的嫌它太正經,年紀再大的又覺得不太穩重。

樹挪死,人挪活,換了一個有潛在消費群體的地方,夏曉蘭積壓的男款大衣陸續出手。在這過程中,她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影響,雖然商都不比沿海城市,改革開放的步子要慢點,到底還是在發生着變化……人們在學着花錢,穿着打扮,在接受新時髦。

再去羊城前,夏曉蘭給周誠回了一封信。

這次她提前有準備,商都這邊黃牛肉比較有名,鹵牛肉放不久,夏曉蘭買來牛肉後就在小爐子上烘幹,加工成鹵香味兒的牛肉幹,才給周誠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