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那邊的貨28号才發到,電彙的錢不知道陳錫良收到沒有,能及時把貨發回來也說明他和夏曉蘭的信任度能值個幾千塊。當然,也有可能是潘三哥的面子值幾千塊,動不動就要把柯一雄弄死的猛人,小小的陳老闆惹不起。明明才電彙了6000的貨款,陳老闆隻怕發來了一萬的衣服。
陳錫良的這批貨算是及時雨,“藍鳳凰”連續熱賣幾天,店裡的衣服都快被瘋狂的商都女人們買空。
有的人不僅是買一件,夏曉蘭搭配好的,她們直接就買一套。
羊城的貨再不運來,她們無貨可賣,年前就要提前關門了。幸好陳錫良以最快的速度把貨弄上火車,緊趕慢趕在28号接到貨,一番手忙腳亂,總算賣到了1月29号當晚。
夏曉蘭帶着一家人盤點完貨款,仔細把門鎖上,又拿出提前寫好的紅紙貼在門上:本店1月30号-2月5号期間歇業,2月6号(正月初五)恢複營業。
“錢是賺不完的,春節還是要休息一下。”
150:新出爐的萬元戶
不關門也沒辦法,她們實在沒啥貨好賣了。
比較厚的防寒服和鴨絨服是夏曉蘭重點推薦的對象,一件存貨都不會留到過年後,大衣沒剩多少,店裡的牛仔褲和毛衣倒不用擔心,春裝依舊可以接着賣。呢大衣過年後也能賣出去,不擔心壓貨,不關門幹嘛,真要守到大年三十才能關門麼。
錢又賺不完,不休息幾天,全家人都要倒下。
這幾天李鳳梅忙的連帶孩子的時間都沒有,幸好還有劉勇撐着。濤濤早就放了寒假,大人們都沒空理他,之前還托胡永才老婆照看過幾天。
累是累,想到賺的錢,精神上又十分滿足。
第一天營業額6448元,第二天稍微降了點隻有5000出頭,後兩天穩定在3000左右,今天是年前最後一天開門,店裡剩下的衣服,加起來也就一千多點。之前陳錫良的貨沒有補發到的時候,店裡好多款都賣斷了,從前夏曉蘭擺地攤時都有人敢交錢預訂,這麼大家店也不會說跑就跑,很是有些人先交了錢,等補貨到了,再來拿貨。
前後加起來兩萬多的衣服,隻差200塊,總營業額就達到了五萬。
以十元一張的最大紙币面值來說,5萬塊放到一起,和後世的50萬效果是一樣的。1000元為一疊,那就是50疊,劉芬守着一堆錢晚上擔心的睡不着覺……這還是拿去銀行換成十元面值的,之前還有好多零票,錢的體積更有震撼力。
現在把錢都放在一起,除了夏曉蘭,大家都有點傻眼。
明明是分紅,搞得像做賊,盯着那錢半天不敢說話。
“這……這咋分啊!”
錢就擺在桌上,李鳳梅覺得像做夢。
萬元戶就算有錢了,不小心就搞出了幾個萬元戶?
還是夏曉蘭見過大錢,也早有打算,把29800元給撥到一邊:“這就是店裡的流動資金。裝修的錢,舅舅您也墊了一部分吧,要不是盤賬,我也不知道。有兩千元對不上數,我給您4000塊。”
她沒等劉勇拒絕,就解釋道:“有2000塊是您墊付的裝修本錢,還有2000元則是您的辛苦費。您先别拒絕,我覺得裝修這一行大有前途……商都這邊可能沒多少會裝修自家的房子,但想開店的個體戶,是不是要裝一裝店面?康偉的活兒您也能接下來,自己組建一個裝修隊。”
組建一支建築隊更好,裝修賺錢,現在的家裝觀點還沒深入人心,再說大家住的房子都是國家分配的,房子所有權屬于國家,裝那麼好幹嘛。
真正賺錢的是房地産開發,卻也同樣受限于政策,私人搞不到土地,也沒有商品房的先例,劉勇暫時還幹不了房地産包工頭。
劉勇是個在家閑不住的人,生命不止折騰不熄,要是讓他在家帶孩子,靠李鳳梅開服裝店賺錢,劉勇估計會很難受。既然要折騰,為啥不往康莊大道上折騰啊。
現在的活兒少一點沒關系,就當練手,有活兒就接,空閑時就幹别的。先把隊伍磨合好,在别人還沒意識到這一行業的商機前,走在了他們的前面,積累了經驗再往房地産跳過去!
國内第一的商品房小區其實已經在鵬城特區建成,不過誰也不敢提“房地産”,當地政府是打着“補償貿易”的旗号,和香港的老闆合作建房,房子修好後也是賣給港人。2000港币㎡的房價,鵬城的當地人不可能承受,一套房子50-60㎡就要10萬港币以上,當地人怎麼買得起?
但這房價香港人買得起啊,要比香港便宜一半以上!
政府把地賣給香港老闆搞商品房,财政收入的錢又拿去修幹部宿舍,就是所謂的“補償貿易”。
夏曉蘭當然不可能把鵬城的一切發展都記得清清楚楚,消息是白珍珠說的,對方不懂啥“補償貿易”,卻知道香港人可以在鵬城買房子。一套房10萬港币,把現在的白珍珠和夏曉蘭按斤論兩賣掉都湊不齊,夏曉蘭讓她繼續留意有沒有能賣給當地人的“福利房”,價格便宜很多,特區那邊國企的膽子很大,這種事肯定有,就看白珍珠能不能把握住時機。
有這批福利房,就有了裝修行業存活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