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8頁)

孫甜的性格和氣腼腆,本來就不擅長反駁别人,聽着剛才的事兒是覺得哪裡說不出來的怪異,不過她人生經曆不夠,沒有校長老婆看得清楚,有點遲疑道:

“嬸嬸,我也說不好誰對誰錯,不過據我對夏曉蘭同學的印象,她精神狀态很好,可見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父母的矛盾既然暫時擱置了,為啥不等夏曉蘭高考完了再說?”

明明現在夏曉蘭狀态很穩定,非要把她父母的矛盾重新翻出來。

能解決還好,如果矛盾繼續擴大,不就會影響夏曉蘭的心情嗎?還有5個月就要高考,這種時候不是險中求勝,應該是先求穩定,再追求進步。

老婆這樣說,侄女好像也不太贊同。

孫校長自己的信心也沒那麼足了。

“要不,隻和夏曉蘭的媽媽單獨說說,不用讓夏曉蘭知道,成不成也影響不大!”

孫校長退了一步,他老婆還是不樂意,卻也知道孫校長的性格,隻能勉強同意。

也不用特意把劉芬叫來,馬上就有談話的機會。縣一中高三年級和複讀班都是明天返校,年初四就有個家長見面的活動,學校要把考生們的家長們請來,考前動員大會,不過針對的不是考生而是考生家長……算是交待叮囑下高考的重要性,還剩5個月就要迎來決定命運的考試,家裡有啥雜事就不要打攪考生了,再重要的家事,在高考前面都得讓路!

初二這天,劉芳也沒歇在娘家,她大小是個幹部夫人,過年是梁秉安忙的時候,也是劉芳忙着給領導拜年的時候,吃過午飯她就走了,今天劉芳是騎自行車來的……這年代别說幹部夫人,大部分幹部都特别接地氣,上班有小車接送的是少數,就算級别到了那裡,也很少有人公車私用會在非上班時間車載車接,要走哪裡去,蹬着自行車就能去!

梁秉安也沒到配小車的級别,縣級幹部才能配車,他正好管着單位的公車,那天才能開車載着家裡人來七井村。

劉芳自己沒這待遇,所以晚飯也不吃,怕天色太暗看不見路。

她在劉家叽叽喳喳說了大半天,好不容易要把她送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劉芳還依依不舍抓着夏曉蘭的手,“要多來看小姨啊,我家也不遠,你媽知道路!”

多見面才能聯絡感情嘛。

夏曉蘭使勁點頭,再三保證不會忘了小姨。劉芳自覺今天的任務完成的很不錯,心滿意足騎上自行車離開。劉芬老實的要命,夏曉蘭小姨走了,她還在那裡緊張:

“我哪裡還記得路啊,就是她生梁宇的時候去過一次。”

沒錯,劉芳是高嫁,梁家人還沒說啥,她自己就怕娘家這邊的窮親戚貼上去,連結婚和生梁歡都沒請劉芬去。還是生梁宇,梁家二老實在高興,和兒媳婦說要請她娘家人來聚一聚,劉芬才得以登堂入室踏進梁家的門。

“沒關系,等去的時候,我們照着地址問問路就行了。”

夏曉蘭算看明白了,她這小姨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那種人,幹啥事要求到别人頭上了,才現來處關系。她媽記不記得路不重要,反正夏曉蘭最近是沒時間陪小姨親情大戲……等初四過了,夏曉蘭幾個都要回商都去繼續做生意,夏曉蘭除了生意還得兼顧學習,哪有空去河東縣走親戚?

就算劉芳再找上門,也隻能吃個閉門羹。

村子裡的人知道夏曉蘭一家子在省城,卻沒有一個人曉得地址,劉芳找不到正主,給夏曉蘭說親的熱情隻能淡下去。

為啥要初四才能回省城?

初三李鳳梅回娘家,初四劉芬要去學校參加高三的“家長會”!

夏曉蘭是要一塊兒去的,劉芬讓她在家複習:“我看達叔家的陳慶,整天都捧着書不放。”

劉芬沒說夏曉蘭不努力,就是感覺家裡的事兒把孩子拖累了。也是夏曉蘭考試成績一直子啊進步,不然劉芬肯定不同意夏曉蘭繼續跑羊城。

現在有自己店面,這門生意要好辦許多,夏曉蘭跑羊城的次數不用那麼密集,像上次那樣讓羊城那邊直接發貨過來也行。

“曉蘭,你說我們家分的田,開春種點啥?”

劉芬有啥事都習慣和夏曉蘭商量,田地分到她們手裡,已經是錯過了冬小麥播種的時間。大冬天的氣溫低,除了冬小麥其他東西也抗不過那低溫,再說現在土層硬邦邦的,連翻地都困難。

夏曉蘭一個頭兩個大,她對種地一竅不通。

上輩子是沒接觸過,這輩子的“夏曉蘭”雖然是農家人,幹活就知道偷懶,根本不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