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4頁)

“白姐,就算您不入股,也幫我個忙。”

白珍珠答應下來,“還有今天這種生意,你還做不做?”

夏曉蘭想了想搖頭,“我總覺得心裡不踏實,這種錢賺一次就行,賺錢的機會那麼多,我們不必如此着急。白姐您仔細想想,我們現在賺到的錢,是不是已經能讓生活過得不錯了?”

白珍珠一怔。

可不就是嗎,她不去鵬城的話,擺着個半死不活的水果攤,已經在考慮要改行當屠夫了。

一天殺兩頭豬,一個月頂天賺千把塊。

她現在倒騰便宜衣服的月收入,已經是當屠夫的好幾倍,照着她這種賺錢速度,養家裡的奶奶沒問題,給她哥攢錢娶媳婦更沒問題,那她還冒那麼大風險幹嘛!真是賺錢魔怔了,差點就走火入魔。

等萬、李二人把夏曉蘭送上車,她同樣給了兩人一個大紅包。

賺到錢的夏曉蘭從來不小氣,離大老闆還遠呢,又給封了兩個200元的紅包。倆人都是快成日薪制,跟着夏曉蘭跑幾天,也沒遇到啥要拼命的危險,李師兄想想收音機賺到的600元,加上夏曉蘭前後給的紅包,他這一周其實有900元的收益。

“跟着夏小姐不會吃虧。”

萬師兄說不出話來,他還惦記着自己放在家裡的收音機。

應該賣多少錢一台,200元,還是更貴?

有了收音機的利潤,夏曉蘭給的300元的紅包就不算啥了,夏曉蘭150台收音機,轉手就賺了9000元。萬師兄覺得他買到的10台收音機更像是沾師妹白珍珠的光,收音機的生意也是白珍珠先得到的消息……他也不想想,就算白珍珠得到了消息,沒有夏曉蘭當機立斷找來陳錫良合夥,白珍珠也掏不出500收音機的貨款,隻能眼睜睜看着賺錢的機會溜走!

李師兄暗暗搖頭,人各有志,大家一塊兒學功夫是親如兄弟,後來武館沒有了自謀生路,分開這麼多年都有變化。

他瞧着萬師兄有點膨脹,夏小姐别管是啥來曆,白師妹都以夏小姐為主,白師兄能找來他們兩人幫忙,白家武館當年有那麼多師兄弟,難道一定就要求着你萬師兄嗎?

看不清自己位置的人,跟着誰都不長久!

208:還沒瞧上夏子毓呢

羊城-商都”這條線夏曉蘭也算跑熟了。

她在鵬城歡樂賺着票子時,夏子毓提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和王健華一起倒了三次火車,又是做拖拉機,最後還蹭别人的馬車,從商都到王建華父母下放的農場,花了四五天才到!

夏子毓對雪并不陌生,商都每天冬天也會下雪。

但商都的雪和極北之地的哈省相比,已經暖和的要命。農場離最近的縣城還有一段距離,大雪封路,驢車也走不動,夏子毓和王建華隻能踩着快到人膝蓋高的積雪往農場走。那雪可真冷啊,夏子毓和王建華把褲腿用繩子緊緊紮着,雪依然會打濕倆人的鞋褲。

夏子毓顧不上什麼美觀,到了離農場最近的縣城就把能加上的衣服都往身上穿,外面再套着棉襖,圍巾抱着腦袋隻露出一雙眼睛。

她還給王建華買了一頂厚厚的狗皮帽子。

王建華都戴上這帽子了,肯定要給王建華父母也添置兩頂。

一家人下放在不同的地方,王建華此前也沒多少機會來探望父母,冬天更是第一次。王建華和夏子毓都知道農場條件惡劣,卻想到能惡劣成這樣!京城也下雪,可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有人會掃雪,以保障行人和車輛的出行。

哪像這樣的荒郊野外,積雪沒過膝蓋?

王建華把大部分行李都放在自己背上,一隻手牽着夏子毓。不長的一段路,兩人愣是走了兩個多小時。等見到自己父母時,王建華一個大男人眼淚都下來了。

他隻在轉到大河村之前見過父母一面,那時候父母的精神不錯,王建華父親甚至認為自己會平反複職,對未來充滿信心,再苦的環境都能堅持。

但時間一晃到了84年2月,早些年下放的幹部,能返城的都陸續返城。王家夫妻呆的這個農場原本有二三十個下放的幹部,現在算上兩個人隻剩8人。

到了84年還沒有糾正對王家的處理結果,随着時間推移,機會隻會越來越渺茫。

王建華父親也是心裡絕望,精神頭一下子就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