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4頁)

劉芬傻歸傻,人好玩啊,是個實心眼,于奶奶一邊罵她傻,一邊還要操心,到頭來誰最傻?是她自己!

夏曉蘭哪裡知道于奶奶在想什麼,反正領着于奶奶轉了一圈,劉芬摸摸窗台,又摸摸地磚。

“曉蘭,今晚我們在這裡住?”

“算了吧,沒有暖氣,這裡晚上睡覺冷……”

老四合院是沒通暖氣的,夏曉蘭還想翻修的時候一起改造。

在四合院做飯的家夥是齊全的,都是夏曉蘭螞蟻搬家慢慢置辦的。

床和被子都有,不過現在晚上睡覺太冷,要燒炭盆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夏曉蘭情願劉芬和于奶奶去住招待所。再高檔點就住酒店也行,夏曉蘭也能出得起那錢。

于奶奶圍着屋子轉了一圈,敲敲地面,十分鄙視夏曉蘭沒見識:

“都說了這是以前當官人的府邸,大冬天的,你讓官老爺們就那樣硬扛着凍?這院子是有地暖的,買點煤炭回來燒着,整個屋子都暖和。”

這種技術最早是應用在皇宮的,後來又被達官貴人們學到手。

在地磚下砌好煙道,冬天通過煙道傳煙,合理配置出煙窗,把整個地磚都加熱了,室内的溫度自然有溫暖的效果。

農村就是火牆、火炕,真要動腦筋,冬天取暖肯定有辦法。

夏曉蘭被于奶奶給鄙視一番,她自己也在查四合院的資料,卻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買的院子還有煙道,看來查的資料還不夠細緻。于奶奶的見多識廣,是老太太的生活經驗,夏曉蘭羨慕不來,她和于奶奶的成長環境就不同。

于奶奶見識過的富貴堂皇,不止是夏曉蘭,估計好多人都沒見過。

當然,夏曉蘭見過的諸多事物,于奶奶也不可能想到,這是時代眼光的差異。

于奶奶說地暖也要花時間去燒的,今天先去買點煤炭回來試試,屋裡地暖要是年久失修漏煙,晚上大家睡在這樣的屋子裡肯定要出事。

劉芬自己就在家,她想把屋裡好好打掃打掃。

“您要擦窗子我不反對,家裡有蜂窩煤,别心疼那幾毛錢,燒熱水擦!”

那雙滿是裂口的手,養了整整一年半,總算變順眼了,可别又泡在冷水裡生了凍瘡。

夏曉蘭和于奶奶一出門,離家不到200米,于奶奶就忍不住了:

“大冬天的,你把你媽叫來京城幹啥?可千萬别說來玩,這天氣,越往北走越難受,誰冬天也不願意來京城受罪!”

于奶奶真是個人精,什麼都瞞不過她。

夏曉蘭就把季雅的事說了。

簡單講解了一下其中的恩怨,于奶奶心裡砸吧下味道:

“你們母女倆的這運氣……也不曉得是好還是壞。”

一個領導才不會管劉芬有沒有被侮辱,人隻會因為身邊親近的人而喜怒哀樂,于奶奶敢拍着胸脯打包票,湯領導要是對劉芬沒點意思,她提着掃帚,能把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掃一遍!純義務勞動,不要工資那種!

“你說他叫湯什麼來着?”

“湯宏恩。”

“哦,有點印象。”

這人在商都當過幹部,當時也被打去牛棚了的。

名聲倒是挺不錯,于奶奶沒把話說破。湯市長是個二婚頭,劉芬也是,湯市長有個兒子,劉芬有個女兒。按說這倆人誰也别嫌棄誰,湊合着也能過……但現實并不是那麼簡單,有時候大福分一下子落到頭上,也要看當事人能不能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