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是順勢而起,90年代初,人們的工資和收入已經漲了,現在才84年的年底,哪怕英語納入了高考,會專門學習它的畢竟是少數。
夏曉蘭想來想去,80年代比較賺錢的還是服裝業,這條路她是沒有走錯的。
家電也賺錢,就是本錢大。
一件衣服進價多少錢,一台電視機進價又是多少錢?
一路到什刹海時,夏曉蘭已經把腦子裡的思路理清楚。于奶奶和劉芬還沒出門,夏曉蘭把甯雪的意思轉達,于奶奶一開始不太想見,後來又改變了主意。
“不用等他來,老婆子又不是啥大人物,我去見他吧,你上午沒課?”
夏曉蘭點頭,“是沒課,下午才有課。”
“那你就陪我去一趟甯家。”
學建築的,在國内就繞不開甯彥凡。
甯彥凡年輕時在北平求學,後來留學國外學建築,在建築這個領域鑽研了幾十年,名聲赫赫的,夏曉蘭跟着去見一面不吃虧。
要沒有于奶奶帶着,甯彥凡見一個建築系的菜鳥做什麼?
華清建築系,那也是被甯彥凡虐過的,老爺子資格實在老,學生都能當建築系的教授,夏曉蘭還能拒絕去見這樣一位建築領域大佬不成?
别說84屆的建築系新生,換了本專業高年級的有這個機會,那也要把夏曉蘭給拽開,換了自己上的。
什麼校花不校花,到這種時候,長得再好看,也不如和大師近距離交流幾分鐘有價值啊。
知道夏曉蘭要一起去,甯雪同學一點也不意外,于奶奶年紀大了,有個後輩跟着很正常。
甯雪也不知道夏曉蘭和于奶奶什麼關系,但她爺爺對待于奶奶态度慎重,甯雪也不會怠慢。到了甯家,甯彥凡就站在門口等着呢。
一别多年,還能見到故人,甯彥凡也很高興。
“于師妹,早知道你肯離開商都,我一定早請你來京城做客。”
于奶奶喃喃道,“京城有什麼好,狗不嫌家窮,商都才是我的根。”
商都是于家的根,所以于奶奶守着老宅子不肯走,生怕于家人回來找不到家在哪裡。甯彥凡十分唏噓,這些年他也在幫忙打聽于家人的消息,卻如石沉大海,一無所獲。
于師妹晚景凄涼,現在能有人相伴,有沒有血緣并無關系,甯彥凡的語氣很是和藹:
“你就是夏曉蘭吧,和甯雪是同學,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緣分。你想不想去參觀下我的工作室?”
甯彥凡的工作室?
學建築的,都對甯老的設計感興趣,甯老還高産,現在依舊奮鬥在設計第一線。
“那就打擾您了。”
兩個老人家多年不見,許是有私密話要說,夏曉蘭很爽快表示想看工作室,甯雪自然就是導遊。
589:找到人把樓送你(1更)
甯彥凡的工作室裡常年都擠着一堆人。
老先生雖然還眼不花手不抖,到底是上了年紀,一些工作就交給學生或者助手來完成。
這是個大工作室。
除了甯雪,甯彥凡并沒有和家人一起居住,大建築師的房子十分樸素,更注重的是實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