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甯雪,甯彥凡并沒有和家人一起居住,大建築師的房子十分樸素,更注重的是實用功能。
甯彥凡搞了半輩子建築,從單位退休後還擔任着大學的名譽教授,然後他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用甯彥凡的話來說,青春都貢獻給了公家,臨到老也不知道能活幾年,就随着心意搞點自己喜歡的設計——老先生說這話的時候,也沒想到自己會那麼高壽,一直活到了新時代,還混了一把建築網紅當。
夏曉蘭參觀的,就是甯彥凡的個人工作室。
整個住所是一處四合院改建的,老房子的元素很淡,所有房間都是窗幾明亮,要想滿足采光,就要放棄以前那種老式的窗戶。四合院居住很有檔次,但平房确實浪費面積,甯彥凡把住所變成了樓房。
簡潔大氣,說不注重設計感吧,細節處又處處彰顯了不同。
“爺爺改建這裡時,希望這裡能培養出更多的年輕建築師。”
建築系本科畢業,也不是建築師。一個建築專業的畢業生,要變成建築師,需要的不僅是資格證書,還要把學校裡教的那套,靈活用在實際中……畢業就讓你設計大樓啦?想得美,多半是從畫廁所開始的!
畫廁所也不是真正的畫廁所設計圖,意思是做最基礎的工作,整個建築從投标到施工,趕上哪個項目組需要人就去那個組,投标階段可能就要花一兩年的時間,特别是像國外的大型項目,要參加無窮無盡的“競賽”,一輪兩輪三輪,好不容易脫穎而出,你以為自己赢得了最終的勝利,項目卻會莫名其妙的擱置——還有讓人發瘋的五六輪競賽!
一個建築師一生中會畫無數張設計圖,能實際落成的建築寥寥無幾。
夏曉蘭對這些都是一知半解的,甯雪一邊走一邊介紹,不僅是給夏曉蘭介紹工作室,還在介紹建築這個行業的現狀。
“如果可以,最好還是要去國外留學,并不是說國内的建築專業不好,而是國外的建築事務所隻承認國外的學曆。有了在國外建築事務所工作的經驗,再回國幹什麼都比較方便了。”
甯雪說的,顯然就是她自己準備要走的路。
夏曉蘭點頭,“所以你一定會出國?”
這問題根本不用回答。
甯雪盡心盡責的帶着夏曉蘭逛了一圈,估計着兩個老人有什麼話也該說完了,才帶着夏曉蘭去書房——甯雪的估計錯誤,書房的門半掩着,甯彥凡和于奶奶的談話并沒有結束,甯彥凡的聲音從書房裡傳來,聽得十分清晰:
“于師妹,淮辛同志已經去世,季家無一人成氣候,你不用和他們計較。”
“哼,季淮辛的後代要是不欺負人,我怎麼會罵他們!季淮辛以前心胸就小,他的兒女們果然不咋樣!”
“于師妹,你的脾氣可真是……罷了,不說季家,你想怎麼待他們都行,也該有人教訓下他們。倒是沒想到,還能有人能進入師妹你的眼裡,那個叫夏曉蘭的女學生,必然是十分優秀了。”
于奶奶再怎麼嘴硬,也要承認夏曉蘭的優秀。
和甯雪這樣家學淵源的天才不同,夏曉蘭是從草根階級裡脫穎而出的優秀,這就尤為難得。把甯雪和夏曉蘭擺在一塊兒,于奶奶當然是偏向夏曉蘭的。
“……還行吧,也就是會念書。”
甯彥凡感歎,“我瞧着可不僅是會念書。”
甯雪是飄在半空中的,夏曉蘭則是在地上跑的那種,甯彥凡想這倆人要是相互中和下,那就太完美了。
“曉蘭和她媽讓我搬到京城來,說我在商都沒有人照顧。老甯,你說我要不要來?”
于奶奶這樣問了,甯彥凡就忍不住想笑。
這不就是想來嗎?
偏偏要等别人勸一勸。
夏曉蘭知道偷聽不太好,不過于奶奶恰好和甯彥凡說到搬來京城的事,夏曉蘭就想聽聽于奶奶的想法。
夏曉蘭站在門口就像腳下生根,甯雪隻能陪她站着不動,書房裡的聲音繼續傳來,是甯彥凡在說話:
“你應該來。我知道你在等小易他們回國,他們若是回來了,還能打聽不到你在京城?師妹,這些年我也在幫你打聽小易他們的下落,以前是和國外的聯系中斷,現在都改革開放了,我們和國外的聯系會越來越多,你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