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6頁)

“無論是什麼大學,不管是什麼樣的專業。”

“因為大學能改變周圍人對我的看法,可以将農村戶口轉成城市戶口,‘大學生’這個身份能讓我家人感到驕傲。”

“我選建築,是想以後能憑借專業技能創造經濟利益,剛好家人做的小生意就是建築裝修方面的。但是——”

這個選手很有演講天賦啊。

題目是臨時變的,這些自然不可能是事先準備好的台詞。

流暢的語句,挑不出毛病的口語表達,像涓涓小溪從山頂向下流淌,一個“But”,觀衆都在是個轉彎,涓涓溪流會陡然加速!

凱瑟琳對夏曉蘭很好奇,這個學生展現出來的一些素養,和她的檔案太不符合了。

華國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凱瑟琳在華工作後才深刻體會到,這個國家雖然還不富裕,但每個人都攢着一股勁兒在往前沖,工作量大工資低,卻不可能出現罷工等等。

是什麼在讓華國人擰成一股繩?

像夏曉蘭這樣從農村走出來的貧窮學生是數不清的。

華國的人口基數太大了,西方強國一邊大肆宣揚華國的貧窮和落後,一邊在警惕這個紅色國度,對它從各方面限制!

凱瑟琳微微走神,夏曉蘭那個停頓可能就兩三秒,吊足了評委和觀衆的胃口。

“……但是,我進了大學後發現,自己的想法好像是錯的。”

最初的目的,是想換一個護身符。

大學生的身份太有用了,而且可以在大學裡結識有用的人脈,瞅一瞅後世有啥厲害的大牛如今還是默默無聞的讀書郎,提前結下善緣,夏曉蘭最初就是這樣想的。

所以湯宏恩批評她,讓她不要把做生意的那一套帶到學校裡!

後來,她沒空去結識人脈,反而被華清的整體氛圍給同化了。

“建築學是什麼?遠古時候人們選擇天然的洞穴居住,目的是遮風避雨躲避野獸的襲擊。随着生産力的發展進步,遠古人搬出洞穴,用泥土當磚,用枯草為頂,住進了‘房子’裡,以這樣的房子為中心,一起居住一起勞作,形成村落。再往後,人類掌握了冶金、鍛造、燒陶燒瓷等技術,從泥坯房到磚瓦房,單一的居住功能再三升級,我們不僅修建住所,我們修建長城來禦敵,我們砌起高高的城牆來防禦,建築不僅是修房子,它承擔了很多的社會功能!”

“到現代社會,小平房是建築學的展現,樓房是建築學的展現,酒店、圖書館、大會堂、醫院,各種公衆設施,都是建築學的體現……建築不是單一名詞,不是單一功能,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它最核心的功能還是‘以人為本’,我對自己的專業規劃是完成5年本科課程後,能成為建築領域裡一顆螺絲釘,建築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體現,随着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深,我國的建築行業也将迎來高速發展,我必将和建築一起成長。”

建築學又不僅是修房子。

夏曉蘭對“建築”的理解還不夠透徹,但她說出來的話,能讓非專業領域的人聽懂。

不需要高深的專業詞彙,以大一新生的身份來說,她剛才說的話已經能赢的掌聲了。

的确,她也是赢的了掌聲。

凱瑟琳先鼓掌的,後來台下的觀衆也鼓掌了。

徐國璋擡手壓了壓現場的氣氛,“你認為自己能在建築領域取得什麼成就,隻是一顆螺絲釘嗎?”

“不,徐老師,我認為螺絲釘也有不同的型号。如您所見,我的性别擺在這裡,剛好前一段時間有人質疑我,為什麼要選建築專業,将來注定了又苦又累,勸我要不要去香港當明星!”

全場安靜下來。

去香港當明星?

夏曉蘭這個絕對不是吹牛了,她長得太好看了,香港那邊流傳進來的盜版影碟和女明星海報,想找出比夏曉蘭更漂亮的也不多。

靠着長相的先天條件,去香港當明星肯定要輕松好多。

夏曉蘭之前也說了嘛,選“建築”是為了以後能創造經濟利益,那當明星能賺的錢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