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8頁)

“康偉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險啊,已經在向資本家靠近了,資本家在積累财富時,就盡可能少給工人發工資,确保他們不會餓死就行……你别躲,我看見你用眼睛偷偷瞪我了!最關鍵的一點還沒說,他們賺到了錢,嘗到了甜頭,隻能跟着白姐幹,風險小收益大,因為這些商品的貨源,依然還掌握在白姐手裡!”

這事兒白珍珠能幹,别的人還真不好複制。

小的耗損和瞞報是小問題,每個攤位有多少貨,是白珍珠提供的,要占她便宜,隻能一個東西摳幾毛錢。白珍珠連5層利潤都舍得,一點點耗損算啥。

想要越過白珍珠去接觸一手貨源?

呵呵,得先問問白珍珠自己的拳頭,和白家武館的人答不答應。

什麼白善人,這分明是個白兇神,不把自己當女人看的女同志好惹嗎?白同志找人來看攤,自己省心,帶着别人一塊兒發财,是瞧得起看攤的人,有人要有異心,夏曉蘭都想替他們挽尊。

這生意她和康偉都不好複制,兩人都沒有白珍珠的武力。

康偉被說服了,看似冤大頭的行為,裡面還藏着這麼多玄機?

“你可真厲害!”

唉,這個社會真不好混,比男人厲害的女同志層出不窮的,讓康偉頗受打擊。

一路說着,也就到了建材店,白珍珠把車子停好:“你不用佩服我,我這個還是和曉蘭學的。”

天下的錢又賺不完,帶着别人一塊兒賺錢,會多很多朋友和盟友。小商品市場上倒賣西褲那麼賺,夏曉蘭還不是把門路指點給她。沒有夏曉蘭的慷慨,就不會有今天的白珍珠,那些看攤的人将來想單幹,隻要不是吃裡扒外,白珍珠同樣不會阻攔。

白珍珠把店裡的總賬捧到夏曉蘭面前:

“曉蘭你看!”

夏曉蘭直接翻到了最後,自己都挺難相信:“這才3個多月,你們大家把建材店的利潤做出來了?”

656:出乎意料的分紅(1更)

建材店國慶節才正式對外營業。

但在開業之前,劉勇做工程拿的建材,都是從店裡走的。

那段時間劉天全要拉攏劉勇,還照顧了店裡的生意……劉天全這人要是不給劉勇介紹什麼陪酒女,不在合同上做手腳,從生意夥伴上來說還算大方。

有這兩個原因,建材店剛開業就有了生意,這一行本來就是帶動性的,在85年初,想在鵬城找一家品種如此齊全的建材店也不容易,‘安家建材’一開張就是大規模,各種建材的展品都有,想要什麼樣的貨,先看了樣品,确定要買多少,交了訂金很快就能發貨回來。

建材店請的人,能說會道的,包括白珍珠和康偉,别管兩人之前是幹啥的,鍛煉了這麼久,兩人對建材的了解也比一般人多了……把房子大小面積報出來,要用多少瓷磚,這兩人都能報數目,還能給算出個耗損值。

來買建材的,可能最後就請了劉勇的‘遠輝’裝修,劉勇又不嫌棄生意小,百萬規模的工程他幹過,幾千塊的,甚至就是幾百塊錢的活兒他都接,活再小不糊弄人,這就是口碑了。

總之,就和夏曉蘭想的一樣,建材店和‘遠輝’的生意是相互促進的,夏曉蘭對這個時代鵬城的發展也是道聽途說,她低估了特區高速發展下對建材的需求——建材真的很賺,它不是小吃攤賣玉米餅子,食量大的客人隻能吃幾個,從來沒有人會隻買幾塊瓷磚。

遇到一個客戶,就是一筆銷量。

夏曉蘭翻着總賬,“我們5個合夥人一共投資了20萬,迄今為止,店裡的總營業額是60多萬?”

60多萬,到2017年的時候,也就是一線城市的某個家庭的裝修花費。

但是在85年初,一個建材店在4個月裡有60多萬的流水,不可謂不恐怖了。

平均一個月要賣十幾萬的貨,每天的營業額幾千。

建材銷售這一行的利潤很大,有的店能做到60%以上,夏曉蘭覺得現在高端建材市場不夠大,把利潤看的稍低,最初定位就在30-40%即可。

就按照30%來計算,64.5萬的銷售額,也是19萬的利潤。

這個錢是沒有刨除房租和人工成本的……刨除了,依然高的可怕。誰讓這棟位于小商品市場入口的,總面積1200㎡的建築,一年的租金隻要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