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有熱情好客的當地人上前搭話:
“大娘,我瞧你們轉了半天了,這是來探親呀?”
打工是不可能了,農民出門打工,也沒有帶上個老太婆的,還眼歪嘴斜的,行動也不方便。不是打工,就肯定來探親。
可算找到個熱心人啊,夏老太還有警惕心,王金桂聽見對方說的話強調能聽懂,把四個人的底子都賣的幹淨。
搭讪的人心裡樂開了花。
外省的農民,果然是來尋親的,還是要去鵬城尋親。四個人在火車上聽人說要搞“邊防證”才能去鵬城,卻找不到門路……那就是把四個人一塊兒打包賣掉,也沒有人會追究啊!
老家的人以為他們在大城市紮根了,鵬城那邊沒等到人,能上哪兒找人?
改革開放了,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朝着南邊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了各種詐騙犯罪。
隻有聰明都不行,還得運氣好,才能南下發财。更多的人都折損在發财的路上了,被騙錢還好說,被騙人就不好說。
反正夏家四口,就跟着這位好心的同志走了。
好心的同志把四個人暫時安頓下來,才找到小頭目商量。
“年輕的賣掉,兩口子的把他們分開送去,那個老的怪麻煩的,你還把她帶回來做什麼?”
老的賣不上錢,還有各種毛病,一個不小心受了刺激鬧出人命,派出所肯定要查的。
那當然是不想帶回來的,誰叫另外三個,瞧起來還挺孝順的,一路上都緊緊貼着老太婆——這人咋知道,王金桂一家三口不是孝順,而是要看緊錢袋子,沒了夏老太,他們三個人連飯都吃不起。
這人說能代辦“邊防證”,夏老太四個人就老老實實把介紹信交出來。
小頭目拿起桌上的邊防證一看,臉色很難看:
“豫南省的?還姓夏?艹,老子最讨厭的兩點,都占全了!”
“六哥,咋回事啊?”
曹六陰着臉,一瞧見豫南省姓夏的,他總想起來另一個姓夏的。
好好的柯老大,被姓夏的女人打了臉,還對人家念念不忘,現在還一蹶不振呢。
“廢話多,不該問的别問!趕緊把這四個人轉手,别讓老大知道。”
柯一雄正好進門:“六子,什麼别讓我知道?”
689:六哥就是心善(4更)
“老大。”
“老大回來了。”
曹六想偷偷摸摸把桌上的介紹信藏起來,柯一雄已經先一步拿起來。
拐賣點人不算啥,柯一雄是混道上的,不是做慈善的,想要他的道德标準很高顯然不可能。他能控制着手底下這群人不害人命,自我感覺就不算是喪良心。
至于騙幾個人去打黑工,老闆頂多不給工錢,要給飯吃,要給個窩睡,還想咋樣?
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他們道上混的也不容易!
柯一雄一看這介紹信,就知道曹六為什麼不想讓他知道。
“都多久前的事了,你以為我還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