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到底是涉灰涉黑的産業,夏曉蘭忍住了賺快錢的誘惑。要是忍不住,她也不會得到湯宏恩的幫忙,也不會從市政府招待所到南海酒店,再到拿到金沙池這塊地!
湯宏恩不是因為人情而批的土地,是因為夏曉蘭辦事讓他信任。
信任這種事,并不是一蹴而就,夏曉蘭花了快兩年時間讓走到今天。
她辦到了,豈能不高興?
在茅康山面前,她要裝淡定。
在公司其他人面前,她要裝淡定。
回了學校,她也不能對同學炫耀。
唯有在周誠面前,她可以肆無忌憚的喜悅,她認為周誠能懂這份喜悅,不僅是土地價值多少,她能賺多少錢,而是她在其中出力的過程……布局、落子到收網,這是一場博弈,夏曉蘭是赢家。
夏曉蘭眼神亮晶晶的,周誠喉頭發癢,他愛死了夏曉蘭這樣自信飛揚的模樣。
怎麼能這樣聰明?
怎麼能這麼可愛!
“曉蘭,這是你應得的,你忙了一整個暑假,都想得到這塊地是不是?”
周誠扶住她的肩膀:“我記得在滬市事,你去看了郊區的地,當時你就很開心,你是不是想在滬市炒地皮?”
雖然當時兩人去逛的都是農田,但周誠相信他媳婦兒不會無的放矢。
現在的金沙池,在曉蘭買下的時候還是臭水溝垃圾池,到了曉蘭手裡照樣化腐朽為神奇。滬市的郊區現在是農田,說不定将來就有什麼發展。
夏曉蘭都訝異。
周誠豈止是懂她,周誠簡直太敏銳了!
也是,倒騰香煙的生意,不就是周誠自己想到的嗎?沒有被人指點,周誠照樣找到賺錢的門路。其他二代就算有經濟意識,滿腦子都是倒賣批文,周誠悶聲不響就賺了近百萬家底,他可沒有重生的先知先覺,這是真的厲害。
夏曉蘭感覺自己上輩子20歲時,那腦子給周誠提鞋都不配。
“我還不知道,炒地皮是為了賺錢,我喜歡這過程,真的隻為了錢,現在把地皮賣給港商,賺到的錢我們也花不了吧。”
周誠想了想,也承認夏曉蘭說的對:
“我一個月工資100多塊,照樣不愁吃喝,如果僅僅是為了生存,你一轉手賺了上千萬,這筆錢的确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花掉。”
周誠喜歡手表,也舍得買表。
但流入華國的勞力士之流,一塊手表4位數就封頂了。
幾萬華币的手表現在連走私都沒有,誰會去買呢,根本沒有消費市場。
在1985年,1000萬華币在國内的購買力太恐怖了。
正價的進口車,能買好多輛,夏曉蘭親近的人都發一輛也發不光。
買京城的四合院,能把一條巷子都買下來變成夏曉蘭的也行。在京城有一條巷子她還愁什麼,現在能租出去,将來就等着拆遷,怎麼着也要拆出幾百套房子來吧?
幾百套房,對普通人來說不敢相信,但夏曉蘭上輩子看過新聞,香港那邊對擁有衆多房産的個人進行稅務減免,曝光出來有人名下有15000多套房産……這才是貧富差異的巨大鴻溝。
夏曉蘭不知道擁有一萬多套房産的房主是誰,除了擁有大量房産,對方是否有别的事業。
如果僅僅是購置不動産收租,這日子過得也太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