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第3頁)

如果僅僅是購置不動産收租,這日子過得也太無聊了。

她才20歲,還不想這麼早退休。

一個僅僅是擁有多套房産的人,為社會創造了什麼?不創造就沒有話語權,離她讓季雅跪長安街的目标還遠着呢。

“1000萬是很多,但要想實現我心中規劃的藍圖并不夠。我今天高興,并不僅是金沙池大獲成功,除了賺錢,我還想到了如何花錢。周誠,我是沾了改革開放政策的光,能賺到這些錢除了自己的努力和運氣,也離不開大環境的影響……我想拿一部分出來做點好事,你說助學怎麼樣?”

讓夏曉蘭把家産都捐掉是不可能的。

她也不是那樣的聖母,也不可能被别人道德綁架“逼捐”成功,田小燕那樣的,就算把膝蓋都跪破,夏曉蘭照樣一毛錢都不會掏。

但這世上還有許多像楊永紅那樣自尊自愛,努力上進想要擺脫困境的,夏曉蘭管不了所有人,能幫一個就算一個呗。

周誠把她額前的碎發撥到耳朵後,“你是去了楊家,才有了這個想法吧,這是做好事,你花多少錢我都支持你。多的我也不說了,你之前批評我沒處理好石家的事,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現在輪到你自己做這種事,一定不要好心辦壞事。”

夏曉蘭點頭,“我不會白給誰錢的,我的錢也是自己辛苦賺的,我說的助學模式是希望有很多人受益,而不是單一的某個學生。啟航地産現在影響力還不夠,等再發展兩年,由啟航牽頭,在大學裡搞有償支教助學活動你覺得可行嗎?偏遠地方的教學質量很差,教的不好,學生自然成績不好,農村想考出大學生不容易,偶爾有考上一兩個考上大學的有什麼用?我說的有償支教,是讓大學生到基層教育崗位去工作一段時間,啟航貼補一部分工資,這個時間可能是一年或者兩年,支教結束後照常分配工作,支教期間表現優秀的,學校給點鼓勵也不錯……總有些人,會帶來正面影響吧?”

周誠還以為是捐點錢,修修圖書館,搞搞獎學金什麼的。

更了不起就是他媳婦捐上百萬修教學樓呗。

但他錯了,他媳婦一下子憋出個大動作。

“你這個計劃,不是某一家地産公司能牽頭的,就算你願意出錢,也要有大學肯配合你,甚至是教育部肯配合你才行,涉及到大學生畢業分配就業的問題了,你讓我想想!”

有錢?

有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能捐錢修大學的,也得看身份背景,何況搞夏曉蘭說的這種大動作。

1055:真是兄妹情深!

和周誠商量是對的。

周誠對這些問題很敏感,畢竟從小耳濡目染,周誠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就算在30年後,這種事也很難搞,别說是80年代。

80年代是改革開放,可改革的春風還沒有吹遍神州大地,就算經濟環境有改善,在别的地方依然辦事較為僵化。

夏曉蘭也沒期望馬上就能辦好,她隻是有個大略的框架,具體的思路要不斷探讨完善的。

她感謝周誠沒有潑冷水,還積極想辦法。

“不要着急,我就是一個想法,啟航現在還沒發展到那一步,隻有一塊地皮,整個公司的規模并不大,全是借力打力。”

夏曉蘭不想周誠有太大壓力,周誠想了想,“要做到你說的那一步,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你忘了小姑父顧正清在教育部上班嗎?你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下,找個機會和小姑父談一談,問一問他的意見。既然有這個想法,我們就把這個當成是正事來辦,今年辦不到,可能明年、後年都辦不到,但幾年後就水到渠成了呢?”

“周誠,是不是不管我做什麼,你都會支持我的,你就一點也不質疑嗎?”

夏曉蘭承認自己在撒嬌,也很好奇。

周誠和她額頭相靠:“對,都支持你,反正你想做的事沒有别人支持也一定會去做對不對?那我還是一路跟着,有我看着點,你要是有什麼沒想到的,我替你想到吧。”

夏曉蘭臉紅,周誠把她的性格說的很準,她想做的事就沒有輕易放棄的。

再不可能的事,如果連試都不試,是一點成功的可能性都沒有的。

夏曉蘭要做這件事,也不僅全是想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