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3頁)

可一直開到楊永紅老家村子,也沒有異常情況發生。

楊永紅自然很意外:

“周誠,你好呀,沒想到你來了!”

這時候已經是下午,楊永紅家已經在做晚飯,夏曉蘭和周誠卻開着車到了。

楊永紅說周誠是夏曉蘭對象,周誠在楊家受到了高規格的款待。不用說,夏曉蘭早上才吃掉楊家一隻雞,這回楊家又要犧牲掉一隻雞……夏曉蘭真想捂臉,姜武那個瘋子把她和周誠的計劃打亂了,跑過來又碰上楊家的飯點,真的好像故意來蹭飯的。

楊父要去殺雞,夏曉蘭連忙攔着:

“叔叔,來不及殺雞了,有點事要趕回京城去,所以我才提前來接永紅了。”

楊家的雞真的是吃不起,養了兩隻雞都是用來下蛋的,夏曉蘭自己都倒賣過雞蛋,如何不知道農村家庭養的下蛋雞有多寶貴。

雞蛋要攢起來賣錢,楊永紅和楊傑這回賺了些錢回來,卻不代表楊家就脫貧緻富了,夏曉蘭真不忍心楊父去殺雞。

那怎麼說呢,夏曉蘭和周誠來了,楊家也不肯讓兩人餓着肚子走,楊永紅回屋收拾東西,楊母給兩人煮了面條。

炒了香噴噴的小蔥雞蛋當澆頭,夏曉蘭的那碗面實在太多,她隻能夾給周誠幫忙吃。

周誠是不嫌棄的,給啥吃啥,何況手擀面條香噴噴的,有什麼好挑剔?

楊家夫妻慢慢也沒那麼緊張了。

夏曉蘭開小車是真,但也是真的很親和。什麼樣的人找什麼樣的對象,周誠看上去也精神懂禮貌,兩個都是好孩子。夏曉蘭要走,楊永紅她媽把家裡曬的紅薯幹給夏曉蘭裝上了,是真的窮,想讓楊家拿點好東西都沒有,這就是楊家的心意。

楊永紅坐上車,沖着父母揮手:

“回來一天也挺好的,今天村裡好多人問我楊傑去鵬城打工的事,我看想出去打工的人不少,曉蘭你說這正常嗎,都出去打工了,那土地交給誰來種?”

工人和農民應該是分工明确的,農民提供糧食,工人生産物資,楊永紅隻知道不當農民就要讀書考出去,現在卻發現大家當着農民,心卻向往着大城市……出去的人多了,那國家會不會亂套?

楊永紅眼巴巴看着,指望着夏曉蘭給解惑呢!

1060:大家都聰明

周誠開着車,夏曉蘭就和楊永紅聊天呗。

楊永紅總說自己笨,能考華清全靠一年又一年的複讀,但夏曉蘭真的覺得楊老大一點都不笨。

以楊永紅的出身來說,不僅不笨,還非常敏銳,要不能考慮到這些問題?

“你說的是一個社會性的現象,我能知道的是這隻是開始,土地是困不住農民的,以前大家是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怎麼樣,一個人先出去闖蕩,往往整個村的人都會心思浮動。”

出去的多了,農民工就形成了規模。

有需求才有産生這個群體,城市的建設需要“農民工”。

不同的是離開老家進城謀生的年代不同,在城裡裡安家落戶的可能性也更大。

就像楊傑,他現在一個月拿三四百塊,就不說轉行去做生意,憑着自己努力工作,打拼個十來年能有機會在鵬城這樣未來的一線城市買房。

鵬城商品房價錢,到了90年代就已經是好幾千一平方米了。

但在商品房以外,仍然有大量略便宜的民房能讓楊傑這樣的打工仔下手。

要是兩口子一起努力,攢錢的速度會更快,也更容易實現在鵬城定居的目标。

更别說八九十年代這一批外出打工的農民,有不少人自己就當了小老闆,還有把生意做大做強成企業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