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8頁)

哦,鄭淑琴和茅國勝呀,那是一鍋鮮湯裡的兩顆老鼠屎,茅老師和宋大娘有的是人争着孝敬,沒有這兩人影響不大!

鐘院長剛才在樓上說的“兒孫滿堂真是福氣”,仿佛到了此時,才不算諷刺。

茅家的熱鬧一直持續到晚上。

搬完家,茅康山兩個兒媳婦在廚房做飯。

鄭淑琴有句話倒是沒說錯,三室的房子就是大,特别是精心設計裝修過的,年輕人能在客廳看電視,喜歡看書的幫茅康山在書房整理書,全家都熱熱鬧鬧、其樂融融。

茅康山看着自己的藏書被一本本歸置好,心裡還是惦記着夏曉蘭,對宋大娘說道:

“也不知道她現在人在鵬城,還是回了京城,錢還能賺的完嗎?”

1329:老東西運氣不錯(3更)

宋大娘也有同感:

“曉蘭就是太忙了,那麼着急做什麼呢,她這歲數有的是時間上進。”

夏曉蘭和所有同齡人都不一樣。

宋大娘覺得她不習慣慢慢悠悠的日子,其他人努力學習和工作,夏曉蘭的努力程度遠超同齡人。

人家在肆意享受青春歲月,她這青春仿佛是從哪裡偷來的,不把每一天過得充實,夏曉蘭會焦慮……明明才20歲剛出頭,那種時不待我的緊迫,比宋大娘這樣的老太太還嚴重。

茅康山自己還說呢,卻不許别人說,馬上反駁宋大娘:

“一寸光陰一寸金,她起點不如别人,自然要拼時間和精力去趕超!沒有100分的汗水,哪有100分的成功……你可别在她面前亂說話,讓她一口氣洩了,以後就懈怠了。”

不心疼夏曉蘭?

心疼啊!

但是嚴師才能出高徒,這話古來至今流傳,肯定是有道理的。

當人老師的,就是要嚴格一點,哪怕學生不理解在心裡偷偷罵,至少老師問心無愧,嚴厲的高标準下,再笨再懶的學生都能學到點東西!

茅康山把書丢下,“我得給她打個電話,囑咐兩句。”

東西搬下樓了,電話還沒遷下來,茅康山噗呲呲爬樓打電話去了。

“爸這是哪裡去?飯都熟了!”

還要叫鐘院長來一起吃飯,換房子的事鐘院長也出了力。

宋大娘擺手,“我看是去找曉蘭顯擺去了,讓他去,要不他今晚睡不着覺!”

茅家人其實都很好奇,他們對夏曉蘭的情況不了解,怎麼忽然拜了師,老爺子為啥又願意去鵬城生活半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人家對老爺子這麼孝順,鄭淑琴和茅國勝渾身不得勁兒,總有原因吧!

當着茅康山都不敢問,茅康山一走,趕緊纏着宋大娘。

宋大娘也糊裡糊塗的。

“就是今年夏天,一天早上老頭子忽然讓我去買魚割肉,說有人要上門……”

她沒覺得鵬城去幫忙多辛苦,茅康山還幹得挺有勁,比在杭城辦退休有精神。

另一邊,茅康山爬上樓,回到了他和老伴兒住了好些年的“家”。

東西都搬空了,等電話一遷走,這房子就要還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