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9頁)

東西都搬空了,等電話一遷走,這房子就要還給單位。

他還是先往京城打了電話。

夏曉蘭也是今天才回到京城。

臘月二十六,夏曉蘭沒在鵬城繼續飄着,而是回到了京城。

今年是沒空折騰着回豫南老家,夏曉蘭打算在京城過年了:

“我還說年前要去杭城看看您和師娘……”

“不用,你跑來跑去,時間全浪費在路上,好好陪家裡人過春節,過完春節你就要出國。你是不是從香港出境,那我們還能在鵬城見面!”

茅康山讓她不用過來。

現在去美國多是由香港出境,香港飛日本,在轉機到美國,她是按照教育部的安排當交換生,自然也和其他交換生一起走,系裡已經通知過她出國的流程,的确是要從香港出境。

那就是說,臨出國前還能見上一面。

夏曉蘭也不用跑杭城了。

茅康山說起家裡四個兒女每人湊了五千塊,要給夏曉蘭。

“老師,我怎麼能要這個錢——”

“怎麼不行?這錢你必須收下。”

夏曉蘭轉念一想也對,出多出少,那是茅老師兒女們的心意,難怪茅老師說話的語氣中難掩高興。

至于為啥5個兒女,隻有2萬塊,夏曉蘭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是茅國勝兩口子又作妖。

難道她最開始想錯了,什麼鍋配什麼蓋,能和鄭淑琴那樣的老婆生活,茅國勝根本就沒有搶救的必要?

罷了,幸好茅老師和宋大娘還有其他兒女。

挂電話時,茅康山小聲對她說謝謝。

夏曉蘭一笑:“徒弟孝敬老師是天經地義,您說謝可就見外啦。”

茅康山也不是那種強行煽情的人。

夏曉蘭好不好的,不僅是他出手大方,而是讓他家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

挂了茅康山的電話,夏曉蘭也高興。

“茅老師家其他兒女還是挺孝順的,一家願意出5000塊錢,一共湊了兩萬,托茅老師轉交給我,說給茅老師和宋師娘換房子,也算他們出一份力。”

僅靠工資吃飯的家庭,攢出5000塊錢不容易,有這錢都能給家裡兒子辦個體面的婚事。

于奶奶難得沒有開嘴炮,還認可的點頭:

“兒女結婚了就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不是個個都像你這樣經濟條件好,事事把爹媽擺在前面,自家的日子就不用過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孝順也要量力而為。”

難道茅家人以前沒想過要讓爹媽住好一點的房子?

肯定是想過的。

隻不過前幾年大家的思維比較僵化,有單位分的房還挑什麼,省建院的分房政策已經非常好了,畢竟是建築設計院,和兄弟單位聯動劃拉幾下,不缺人給修家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