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頁)

  苑嬌垂目,搖了搖頭,“甘心如何,不甘心又如何?阿娥你看,我們以為文慧傻,誰知她才是最有腦子的那個。你看她……都做玉堂春的大管事了。”韃

  不提文慧還好,一提文慧,林娥牙都咬緊了。

  “文慧這個賤人,必不得好死。苑娘,你還記得那個方公公嗎?”

  苑嬌一愣,“記得如何?”

  林娥道:“當初我們差點被将軍打發去中京為奴,是方公公将我們解救下來,再奉太後殿下的旨意回到将軍府……你忘了?我們是太後的人,不是馮十二的奴仆!”

  苑嬌眉頭輕蹙,“阿娥想做什麼?”

  林娥道:“别人治不了她,太後殿下可以!”

第33章

抱團取暖

  馮蘊沒有看走眼,文慧辦事很利索。旨

  酒樓開張缺少佐料和食材,她親自帶人去石觀縣采辦,對接商家供應。缺少人手,便張貼告示,臨時招人。

  于是,玉堂春在第三日就鳴鑼開張了,即便隻有簡單的粥、餅、面食等食物售賣,也很是熱鬧了一番。

  馮蘊特地讓她在石觀縣買回兩挂炮仗,聽響。

  玉堂春是全城第一家開張的酒樓,也是唯一的一家。

  原因很簡單,戰時的錢是不值錢的,糧食布帛才是硬通貨。馮蘊這麼幹毫無疑問的虧本買賣。即便五年不收稅,那又如何?

  尤其,玉堂春不僅收齊五铢,還收晉國制的五铢錢。這種五铢錢為節約成本,偷工減料,老百姓不怎麼買賬。

  而且安渡城裡早就傳開了,河對岸的信州,齊國集結了五十萬大軍,要和晉軍決一死戰。旨

  等齊軍收複失地,那堆偷工減料的銅錢用來回爐嗎?

  無數人在私下裡嘲笑十二娘是傻子,但不妨礙她的玉堂春開張。

  有人動了,就有人跟着動。

  商人嗅覺靈敏,緊跟着,城裡的胭脂水粉,筆墨紙錢、當鋪茶寮陸續開門營業,留仙街的大集市裡,也有了一些外地來的流動攤販,城裡百姓和鄉村農戶,也紛紛走出家門,将家裡不用的物品擺出來,交換一些需要的生活物資。

  盤活了流動性,安渡郡漸漸恢複了人間煙火……

  但戰争的陰影下,百姓心裡都已經認定,戰還會繼續打下去,三年五年不一定,隻是誰輸、誰赢、誰做皇帝的區别而已……

  —旨

  有了田地,馮蘊就盼着下場雨。

  可老天作對似的,不僅無雨,天也更熱了。

  馮蘊不耐暑氣,呼哧呼哧搖着蒲扇。

  “今日不見敖侍衛呢?”

  平常敖侍衛總在女郎的周圍打轉,女郎要辦什麼事情還得想辦法支開他。今日沒見到人,小滿也有些好奇,趕緊去打聽。

  阿樓跟着她回來,給馮蘊請個安,便道:“敖侍衛和葉侍衛天不亮就出府去了。小人看他們臉色很是難看,也不知是發生了什麼事……”

  馮蘊點點頭,思忖一下,“那我們也去田莊看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