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8頁)

  馮蘊帶着小滿從莊子裡出來,放眼望去,蒼茫一片,冰涔涔的,呵氣成霜。

  “裡正娘子,要進城啊?”

  喊她的是姚家的汪嫂子,手上拿了一把雪鏟,正在清理家門外小道邊的積雪。

  馮蘊笑應一聲,問她:“要準備翻地了嗎?”

  汪嫂子道:“可不嗎?我們當家的說,春耕不早忙,秋後臉餓黃。等吃過晌午,便把一家老小都拖出來,準備翻地。對了,娘子家的鋤頭借我兩把使使?上次農具坊打造的,我們就要了兩把,現在不夠使了。”

  馮蘊自然是應了下來,又道:“等天徹底晴起來,商路都通了,農具坊便開工了,到時候讓老匠人給你挑兩把趁手的。”晔

  汪嫂子笑逐顔開地謝過,用手遮住眼睛,望向天際。

  “這次要晴穩了吧?這雪再這麼下去,要誤春耕了。”

  去年剛下雪的那一天,好多人看着天下撒鹽似的飛雪,還說“瑞雪兆豐年”,誰會想到接下來會是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暴風雪?

  “好在天晴了,不然,老天就是收我們的命來了。”

  極端天氣,最慘是民生,最苦是百姓。

  不僅耽誤春耕,影響收成,雪災更深遠的影響多不勝數。

  道路不通,商貿受損,除了商賈大戶世族豪門有囤糧囤物的習慣,普通百姓家裡,甚至無法保障基本的需求,柴米油鹽,家家都缺,日子過得格外艱難。晔

  馮蘊和汪嫂子聊了幾句,就見南葵和柴纓從村道那頭走了過來。

  兩人頭戴帷帽,邊走邊說,渾身洋溢着陽光和笑容,腳步輕快。

  看到馮蘊,南葵喚了一聲。

  “娘子。”

  馮蘊朝她們笑了笑,“怎麼走回來的?沒等到牛車嗎?”

  南葵笑着搖頭,“在安渡城門就坐上牛車了,一直坐到村學那邊,我和纓娘才走過來的。”

  下大雪那些日子,什麼都停了,花溪村的村學卻在上元節後,便開了課。晔

  以前讀書是大戶人家的事,花溪村的孩子卻可以平等地進學,這令無數寒門小戶羨慕。

  便是城裡的大戶人家,不知從哪裡聽說,花溪村學的算術一絕,普天下無出其右,也輾轉托人,想把自家孩子送過來。

  馮蘊也不拒絕,花溪村的孩子束脩少,或是貧苦的直接免了束脩,大戶人家要來,戶籍不在這裡,那就要收取高額的價格了,要麼花錢,要麼用糧食布匹或是别的資源置換。

  總之,要令馮蘊滿意。

  沒想到馮蘊獅子大開口,高價一收,仍然絡繹不絕,想來村學的人,更多了。

  有門路的,托人。

  沒門路的,轉彎抹角地托人。晔

  馮蘊新請了先生,把農具坊的兩間閑置的屋子都騰了出來,仍是供不應求。

  南葵方才在村學聽了一耳朵贊譽,看見馮蘊便雙眼冒光,好像怎麼看她都看不夠似的,充滿崇拜。

  “娘子,你說你怎生這麼厲害呀?玉浦郡、萬甯郡,還有更遠些的地方,都想到咱們村來讀書……新皇帝不給你封個官來做做,簡直就是屈了大才。”

  馮蘊啼笑皆非,“就你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