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6頁)

  這些人指點江山,說得激情澎湃,全然不知他們嘴裡的人物,就靜靜地坐在馬車上,聽他們争得面紅耳赤。

  時下有清談之風,對民間言論也寬容,說帝王将相的錯處,也不會因言獲罪。所以,沒什麼可忌諱的。

  好半晌,馬車裡寂靜無聲。

  還是元尚乙先發問,接着茶寮裡的話題。

  “朝廷為何要在安渡建輔都呢?”梌

  這個事情,屢屢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可就算元尚乙這個皇帝,也不知道這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

  他也有好奇心。

  裴獗朝他拱手行了一禮。

  “陛下問得好。依臣之見,西京都城規模大,物資雄厚,山川險峻,易守難攻,以其為大晉皇城,優勢很多,但也有其劣勢之處……”

  小皇帝露出求知的眼神。

  裴獗道:“皇城須重兵囤守,然則西京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耕地逐年減少,所産食糧,難以供給重兵。這是其一。其二,北戎時常擾邊,我朝在西域和西北邊疆都須派重兵防守,難以再抽出大量兵力防禦西京。若有戰事,大軍調配,兵械運送,糧草物資,乃至軍情傳達,都甚為艱難。此次與北戎之戰,便是如此。”

  他好似怕小皇帝聽不懂,說得緩慢,也沒有因為對方是小孩子,就敷衍了事,極為認真地向元尚乙分析利弊。梌

  言罷,他淡淡喟歎。

  “西京脆弱。臣建輔都,是為在水土肥美之地,為陛下留一條後路。在安渡紮下深根,至少可以填飽肚子。”

  元尚乙似懂非懂。

  裴獗道:“新朝剛立,适逢天災,百姓疾苦未停,天下想要長治久安,須得減少兵禍,發展農耕,隻有先解決了吃飯的問題,才能圖謀長遠。安渡位居中土,恰是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馮蘊很少聽他說這麼長的話。

  真長。

  真長呀。梌

  她瞥眼過去。

  元尚乙點了點頭,“朕懂了。朕會好好讀書,今後在大将軍的輔佐下,讓天下百姓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不再挨餓受凍,更不要每到過年,就聽到有人餓死,凍死……”

  裴獗眯起眼,“陛下有大志向,臣責無旁貸。”

  馬車繼續往南行,左轉向南,便是刺史府。

  再有兩日,刺史府就要辦喜事了,可以看到準備婚宴的仆從進進出出,臉上都帶着喜色。

  馮蘊正想問裴獗,要不要去賀洽府上坐一坐,前面街口就駛來一輛車,在刺史府前停了下來。

  簾子掀開,露出一張女子的面容。梌

第368章

小小昏女郎,刺史府到了。”祫

  女子被仆女扶下馬車,擡頭看着刺史府高大的門楣,幽幽一歎。

  “好生氣派。”

  這時她才發現有人在注視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