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蘊道:“那也不是賀洽去放火殺人的,跟他什麼相幹?”
裴獗道:“楊賀兩家本有姻親。賀夫人姓楊,出自弘州楊氏。”
“原來如此。”祫
馮蘊眼神微微一暗。
她将裴獗的消息和文慧說的那些事情融會貫通,很快就弄清楚了原委。
賀夫人楊氏和這位楊三娘子,其實是本家的堂姑侄。
楊家三娘正是賀夫人親眼選中的兒媳婦……
當初,楊家的門楣遠遠高于賀家,賀夫人下嫁後,一力促成兒子和堂侄女的婚事。
楊家三娘幼時身子弱,差點沒養活,從小就是個藥罐子,楊家也就同意了這樁婚事。
可随着姑娘日漸長大,身子骨慢慢壯實起來,而賀洽父子一直沒什麼大出息,又投效軍中,在楊家看來,賀傳棟不是佳婿人選,就委婉地拒了婚。祫
楊夫人雖然傷心,但那是她的娘家,最多也隻能怪丈夫和兒子不争氣,不會當真跟娘家去鬧。
楊三娘很快就另外許了人家,是光祿大夫李毅家的三郎。
李毅和李宗訓都出自隴西李氏,但李毅是本家,李宗訓是旁支。李宗訓得勢後,為了彰顯自己在家族的正統,對本家的兄弟很照顧,李毅跟着他鞍前馬後,也算得勢。
楊家上趕着跟李家結親,有巴結丞相府的意思。
可運氣不太好。
這位楊三娘子還沒有過門呢,李家三郎就因帶她去看劃龍舟,掉水裡淹死了。
有目擊的人說,李三郎是因為護着楊三娘子,才因人擠人,擠到河裡去了。祫
總之,楊家和李家的婚事雞飛蛋打不說,平常見面也分外眼紅,很不對付。
李家說是楊三娘子把未婚夫婿克死的。
至此,梁子結下了,李宗訓對楊弓也不太親厚。
中京事變時,李宗訓要北逃,楊弓自然不願跟他去邺城。
當時北雍軍佯攻禁苑,内城裡慌成一團,楊弓不知真假,偷偷前往投靠,讓李宗訓的人發現,亂刀砍死。
當然,這些隻是外間的猜測。
北雍軍看到他的時候,已然死在一灘血泊之中,不是自己人殺的,肯定就是對手殺的。祫
至于李宗訓認不認這樁官司,不得而知。
李氏一黨逃往邺城以後,中京亂成一團,緊接着又發生蒼岩山之戰,楊家人後來下落如何,不為人知。
裴獗道:“楊侍郎頗有學問,也是可惜。”
馮蘊撇嘴,“他不過是怕去邺城,受李宗訓一黨排斥。要是當真因為大義而投靠北雍軍,我還能敬他幾分。”
裴獗看她一眼,不說話。
她從一開始就因為文慧對楊家有了敵意,說什麼都是無用的。
馮蘊也知道這一點。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