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好事
這不是以前的花溪村。瘊
人丁多了,富足的人也多了。
村東頭有一個周寡婦,她右手早年間就殘疾了,幹不動農活。兒子走街串戶,是一個小貨郎,風裡來雨裡去,也幫不上母親多大的忙。
而現在,周寡婦自家的屋子辟了一間出來,開個窗戶,裡頭擺上幾個貨架,賣兒子帶回來的零碎用品,生意興隆,不用下地就可以糊口。
緊挨着周寡婦的旁邊,是王屠戶開的一個小食寮,來花溪村買賣的商販多了,在這裡坐一坐,飲口涼茶,吃頓飯,很是便利,王屠戶生意越做越大,買了一塊地,把食寮擴建了出來。
一家接一家,馮敬廷發現花溪村人好似點亮了行商的路子,各頂各的腦子活,能賺錢。
他帶着小厮在食寮坐下吃東西,一打聽才知道,這些營生,全是馮蘊鼓勵他們做的。
“我啊,原本隻是想在這兒擺一個肉攤,要不是裡正娘子說起,我哪裡想得到開個食鋪啊?”瘊
馮敬廷很是驚訝。
以十二娘那個舍命不舍财的性子,賺錢的營生會推給别人?
“裡正娘子說了。一家紅火,不叫紅火,要一片紅火,一村紅火,一郡紅火,那才是真正的紅火。”
“可不是嗎?裡正娘子說,長門不能把生意都做盡了,斷别人的财路。”
“娘子能吃上肉,就不會忘了讓大家夥兒跟着沾沾光……”
他們是在跟馮敬廷說,也是在跟食寮的其他人說。
馮敬廷聽得暈頭轉向。瘊
這個花溪村,不是他認識的花溪村。
這個馮十二娘,更不像他的女兒……
馮敬廷不熟悉現在的一切。
但現在的花溪村又讓他十分豔羨。
這種快樂愉悅,即使是他出自世家,從小錦衣玉食的人,也不曾享有的。
他道:“回去得寫劄子,和陛下好生說說。”
姜大在一旁聽着,小聲道:“府君可曾想過,要是當初不送十二娘出城,今日又該是怎樣光景?”瘊
馮敬廷瞥着他,不吭聲。
不是沒有想過這些,是想也無用。
他道:“陛下說看不透她,我又何嘗看得透呢?”
姜大點點頭,想到什麼似的,突然道:“府君别忘了夫人的事……”
馮敬廷側目,“何事?”
姜大目光微微一閃,左右看看才壓低嗓子,“那金閨客的方子,府君沒問十二娘索要……”
“罷了。”馮敬廷不以為然地擺擺手,“我問她,她就會給嗎?你又不是沒看到,她是怎樣對我的。”瘊
姜大低頭應一聲是,又緊張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