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米店面店會有存貨,富商豪戶家裡底子更厚,大戰當前,他們怎會不做準備?又不是人人都像馮敬廷,一把火燒了走人。
馮蘊心下有了盤算。
“小滿,讓府裡人半個時辰後,青山堂聽令。”
—
馮蘊是府邸裡這些人的主人,但府邸不是她的。
一個弱質女郎當家,仆從内心難免會生出輕視來,即使這人是救命恩人,但女家主太過随和,下人就難免松懈。
馮蘊很清楚這一點。
“把大家召集到青山堂,是要和諸位談談,世道危艱,天下難得太平,你我蝼蟻當如何生存?”
下人都在走神,望着她呆呆的。
馮蘊沒聽到回答,讓小滿拿筷筒來。
“大家看仔細了。”
下頭嗡嗡議論,不知這行事古怪的女郎又要做什麼。
馮蘊垂着眼,從竹筒中拿出一根筷子,用力一折。
筷子斷了。
青山堂上全是疑惑的目光。
馮蘊一言不發,再從竹筒裡拿出一把筷子,約莫十來根,捏在掌心裡。
“一根筷子,一折就斷。那一把筷子呢?無數根筷子在一起,誰人能輕易折斷?”
“折不斷,折不斷。”
“那你們可品出什麼道理來?”
仆從并不愛動腦子去思考問題,主子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但十二娘的話很有嚼頭,有人開竅似的,大聲道:
“一人死,抱團生。”
“一箸可折,十箸不屈……”
“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大事可成!”
對生存的渴望是天性,青山堂裡七嘴八舌讨論得很是熱鬧。馮蘊滿意地看着,等大家說夠了,這才從桌案後起身,站起來大聲道:
“大家要做抱團的筷子,就得守筷子的規矩。不是守許州馮氏的規矩,而是我安渡馮蘊的規矩。”
“諸位跟着我好好幹,不說大富大貴,吃飽穿暖不成問題。我馮蘊在此立誓,從今往後帶領大家奔好日子,不再餓肚子。”
馮蘊從大牢裡撈出來的那些人,有仆女雜役,有郡太守府的屬吏,整整五十來号人。
兵荒馬亂的世道,沒有私兵難以自保,需要用人的時候也很不方便。馮蘊拿來名冊點了一下,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壯男丁,共有二十九人。
她大筆一揮,給這支部曲,取名叫“梅令”。
然後,交給從前郡太守府的武吏邢丙來訓練。
邢丙是兵曹家出身,馮敬廷在時,他曾掌太守府的巡查和護衛。因為在安渡郡娶妻生子成了家,沒有同馮敬廷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