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1頁)

  馮蘊道:“準備給玉堂春,再上一道新菜。”

  又吩咐邢丙道:“去張貼告示,就說長門莊大量收購蝗蟲。”(本章完)

第363章

離心離德

  玉堂春的新菜名叫“踏青”,好幾種不同的口味,聽上去美妙,可得知它就是蝗蟲,很多人表示敬謝不敏,難以下口。

  但吃過的人都說香脆焦嫩,别有一番風味,也引來一些人躍躍欲試。

  文慧看着這個銷量,聽說馮蘊還在大量收蝗蟲,有些憂心。

  “娘子收這麼多回來,賣不掉要如何處理?”

  馮蘊道:“烘幹保存,以備用。”

  文慧很是不解。

  她道:“有吃才會挑食,到了沒吃的時候,就不嫌棄了。”

  而且烘幹出來的蝗蟲,是真的香脆,就和炸的河蝦小魚差不多……

  文慧見娘子有自己的主張,不再多問,照常将這道菜挂在大堂上。

  長門一直在收蝗蟲。

  收購的價格很低,但這個時節,鄉裡有很多閑人,聽說哪裡鬧蝗蟲,便都跑過去捉。

  人多到一塊田地的邊上,人比蝗蟲還多……

  又是鴨子又是人,又是篝火又是趕,這次的蝗災慢慢過去了。

  賀洽做了統計,損害還是不小的,但比他起初預計的,也是好了許多。

  到了七月底,長門就不收蝗蟲了。

  秋收将至,長門又要辦喜事,很是忙碌。

  鳴泉鎮那邊的甘蔗,七月收一茬,也在準備秋播入土。

  一切都好像沒有受到影響……

  但連續大旱,滴雨都無,村裡的老井,長河的水位越來越低,市面上的糧價越來越貴。

  人們嗅到了空氣裡的緊張。

  漸漸地,糧食荒潮越演越烈……

  糧店裡搶糧,一日一個價,風聲越傳越厲害。

  馮蘊從昨年開始,就讓村裡人囤糧。

  可真正照着她說的做,又有那份閑錢囤糧的人,并不多。

  好在這一季,尚有些收成,有些農戶受了蝗災,也能從村裡買一些,求到長門,也能以市價購得,這才能稍稍安定,比其他村落少了些焦灼……

  -

  初五那天,馮蘊天不亮就起床,村裡割谷子的香味傳過來,她深吸一口氣,洗漱罷,便去養心齋接上元尚乙,一同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