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6頁)

  旁邊的老婆婆說話了:“他是個小郎中,見識可是非同一般呢,竟然識得金龍子。”

  “哦,那可不一般啊。”胖老頭仔細打量着寒生道。

  “好啦,你們去談酒,我們來談藥,互不幹擾。”老婆婆拉着寒生上樓,胖老頭拽着劉今墨跟在了身後。

  吊腳樓上幾乎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面是酒櫃,一面是藥櫃,每面各自放着一張床和一桌一椅,看來老倆口還是分居的。

  胖老頭拽劉今墨坐在椅子上,桌子上擺着一小壇酒,蓋子是打開着的,一股淡淡的酒香彌散在樓上。

  劉今墨鼻子嗅了嗅,胖老頭忙不疊的說道:“俗話說,自古湘子多才,湘女多情,我看此言大謬,湘女多情是真,湘子多才卻是假。”

  “為什麼?”劉今墨感到很有意思。

  “湘子多酒才是真。”胖老頭斷言道。

  劉今墨笑笑,未置可否。

  “快說說,這壇酒的出處來曆。”胖老頭從衣袋裡掏出個小酒杯,用衣襟擦了擦,然後斟滿了一杯,想想,又倒回去了半杯,然後遞與劉今墨,并焦急的望着劉今墨。

  劉今墨端杯至唇前,問了問,然後淺啜一小口,含在舌頭上慢慢的品着,過了一會兒,緩緩咽下,最後說道:“長沙回龍山下白沙井,水質寒洌中冷,泡茶色味殊絕,煎藥、熬湯皆極佳,釀酒更是芳香醇厚,此酒就是用的白沙井水釀制而成。”

  胖老頭聞言一個勁兒的點頭。

  劉今墨見之也索性賣弄一番,說道:“三年前,毛澤東81歲誕辰晚宴上,湖南進獻了一白瓷葫蘆瓶沒有名字的酒,請主席品嘗來自家鄉的美酒。主席喝了一口贊不絕口,問是什麼酒,湖南方面說這是根據古法複制出來的,請主席命名。毛澤東說道,既是白沙古井之水釀制,就叫‘白沙液’吧,禦口一開,此後就稱作‘白沙液’了。您的這壇正是存放了三年的‘白沙液’。”

  胖老頭聽罷瞠目結舌,撓了撓後腦勺。

  對面,老婆婆正面紅耳赤的和寒生談論藥理。

  “金龍子五味俱全,金味辛入肺,木味酸走肝,水味鹹去腎,火味苦經心,土味甘和脾,是所有中藥材之中唯一的五行俱全的草藥。”寒生解釋道,這當然是《青囊經》上記載的。

  “你能舉出具體藥用的例子嗎?”老婆婆問道。

  寒生說道:“金龍子為藥,方諸水為引,明月之夜用以洗眼,去霧翳之障,除綠翳青盲。”

  “真的麼?”老婆婆驚訝道。

  “是,古人稱黑盲,烏風,青風内障,綠風内障,西醫叫作青光眼。”寒生解釋給老婆婆聽。

  “小時候,我的一隻眼睛因過度悲傷哭瞎了,婆婆如今已經九十多歲了,苗醫說就是青風内障。有時做夢會回到小的時候同哥哥一道在田野間抓蜻蜓,那時候兩隻眼都好用,捉得比哥哥多。自從瞎了一隻後,看東西遠近位置判斷不準,我隻道這金龍子泡茶可延年益壽,卻不知可治我這多年的痼疾。”

  “如有方諸水,應該可以複明。”寒生道。

  “什麼是方諸水,快告訴婆婆。”老婆婆急切的問道。

  寒生解釋說:“方諸是一種野生的大蚌,殼上生有雲朵似的紋理,月之夜用掌摩擦使大蚌發熱,對着月亮取水,一夜之間,能得到二三小合,味甘,性寒,清澈無比。譬如朝露,陽燧向日,方諸向月,都能至水火。”

  “你說的那種大蚌,我想月湖裡一定有,月湖在鬼古洞峭壁的下面,裡面的魚鼈是很有些靈氣的,肯定有你說的那種大蚌。”老婆婆臉上露出了笑容。

  “鬼古洞?聽說洞裡面有人隐居,是真的麼?”寒生試探着問道。

  “誰說的?”老婆婆疑惑的目光望着寒生。

  寒生一見,索性和盤托出好了,說道:“聽說有位湘西老叟隐居洞中,我千裡迢迢來到天門山,就是為了見他。”

  “見那老東西做什麼?”老婆婆詫異道。

  寒生心中一喜,說話聽音,看來果真有這麼一位湘西老叟。“我的一位朋友被人毒害成了一具肉屍,聽說湘西老叟多年前曾經治愈過一例,我想請他告訴我醫治之法。”

  老婆婆聽罷沉默不語,片刻之後,開口說道:“你願意陪婆婆去趟月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