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士詫異的望了她們一眼,遲疑的說道:“金道長不在家。”
“請問金道長現在何處?我們有緊要之事找他。”王婆婆補充道。
“施主,對不起,貧道不知。”那道士說完,“咣當”一聲關閉了山門。
“師父,這道士怎麼如此無理?”明月不滿的抱怨道。
王婆婆笑了笑,說道:“天底下的事情,因果相連,也許是這個老道士心緒不佳吧,所以不願搭理我們。”
“那我們怎麼辦?”明月看着天色已晚,有些着急道。
“我們自己進去瞧瞧。”王婆婆說道。
白雲觀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道教為中國固有的宗教,奉老子為教主,認為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其創始人為東漢時期的張道陵。白雲觀始建于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清康熙和光緒年間多次重修。
觀内分為東、中、西三路,後面有花園。主要殿堂在中路,依次為牌樓、山門、靈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邱祖殿、四禦殿、戒台與雲集山房等,大大小小共有50多座殿堂。邱祖殿為主要殿堂,内有邱處機的泥塑像,塑像下埋葬着長春子的遺骨。東路有南極殿、真武殿、火神殿、羅公塔等,為觀内道士的生活區域。西路有祠堂、元君殿、文昌殿等。後花園内有亭台、遊廊,是極負盛名的道觀園林。
“明月,這白雲觀是明代以來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叢林,京城乃至中原最大的道觀,曆朝曆代裡面不泛高手輩出,民國以來慢慢衰落,如今恐怕更是後繼無人了。”王婆婆歎息道。
“金道長是高手麼?”明月想,既然身為主持,武功必然是高的。
王婆婆搖搖頭,道:“為師也不清楚,隻聽聞道長雙目失明,但身體殘疾,武功必定大受限制,也許是道學造詣高超吧。”
前面來到了白雲觀東院牆下,師徒倆會意一笑,縱身越過了牆頭。
牆内是真武殿的一側,雪地上錯落着十餘棵古松柏,墨綠的松針上覆蓋着一層薄薄的白雪,師徒倆落在松軟的積雪上,悄無聲息。
真武殿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北方之神,亦稱“水神”,名玄武。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王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诏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天色已黑,真武大殿内仍舊點着香燭,一個身着深灰色中山裝的四十左右歲的健壯男人盤坐在蒲團上閉目冥想,四周靜悄悄的,王婆婆和明月探頭摸進殿來。
“無量天尊,”那男人突然開口說道,“施主,白雲觀夜晚不接女客,必是有緊要事而來。”
王婆婆一愣,随即微微一笑,道:“好聽力,想必是全真教門下高人,請教法号如何稱呼?”
那中年男子依舊雙目緊閉,緩緩說道:“在下并非觀中修行之人,請問來訪所為何事?”
“我們遠道而來求見金道長,可否告知?”王婆婆說道。
中年男子“唰”的睜開了眼睛,目光異常的犀利,與普通人的眼神截然不同,透着一股威嚴與肅殺之氣,明月的心中禁不住的一顫。
王婆婆這時才仔細的看清了這人的相貌,心下也暗自吃驚,見其天庭骨高高隆起,眉骨伏犀,尤其太陽骨呈一條線,面色發青,大大異于常人,自己則是首次見到這般模樣之人。
俗話說“少年公卿半青面”,看來此人來曆身份定不尋常呢。
“金道長早已閉門謝客多年,施主請回吧。”那人淡淡說道。
“師父,我們走吧。”明月拽了下王婆婆的衣角,輕輕說道,她感覺到面前的這個男人身上有種令她不寒而栗的東西。
王婆婆嘿嘿一笑,說道:“既然先生并非道觀中人,怎可越俎代庖,如此打發施主呢?”
那男人聞言點點頭,緩緩說道:“請問施主與金道長是否舊識?”
王婆婆搖搖頭道:“不識。”
“敢問找金道長有什麼事兒,觀中可否代勞?”那人又問道。
“不可。”王婆婆答道。
那人遲疑了一下,站起身來,目光緩緩自明月身上掃過,然後說道:“請随我來。”說罷率先走出真武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