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太官和明月徒步穿過了大片的毛竹林,沿着崎岖生滿了荊棘的羊腸小道朝深山裡走去。
盧太官本是一具血屍,除每月一次九竅大失血,需立時補充大量的鮮血外,體能卻是矯健之極。明月身懷祝由神功,區區山路更是不在話下,兩人翻山越嶺一路疾行,不多時便已看見了那座秃頭石人山,而此時,夕陽剛剛落下,山林間朦胧一片。
明月驚奇的望着石人山,整座山峰都是光秃秃的褐紅色岩石,與四周郁郁蔥蔥的群山顯得格格不入,更為奇特的是,山頂渾圓,無任何樹木乃至雜草,像極了人的秃腦殼。
攀上山巅,這才看出石地之上亦是凹凸不平,果真有兩口清泉,如同人的眼睛,水呈墨綠色,波紋不行,像兩面圓圓的鏡子,反射着天空中的晚霞,五彩斑斓。
“兩眼清泉,一縷青煙,狼牙霍霍,洞隐其間。”盧太官口中一面念叨着,一面四下裡打量着。
“你看那兒!”明月突然手指着山背,那裡升騰着一縷水汽,在夕陽的餘晖映射下,呈現出紫色霧狀,如袅袅炊煙般。
盧太官來到了崖畔,目光瞥下,峭壁上竟然生滿了尖尖的石筍,犬牙交錯,甚是奇特。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盧太官感歎道。
第二百八十四章
盧太官向下望去,茫茫霧霭看不到谷底,秃頭老婦留下的偈語說在這如狼牙般交錯的石筍中,應該有個山洞藏匿其間,可是在懸崖之上卻是瞧不見,看來要攀下去才行,好在峭壁之上生有好多手指頭粗細纏繞在一起的青藤,便于攀援。
“明月,我下去看看,找到山洞我再喊你。”盧太官說罷抓住青藤,向崖下攀去。
明月瞅着盧太官漸漸消失在了茫茫的霧氣之中。
這個秃頭老婦是師父的師妹,也是祝由門裡的長輩,按理說,無論她是死是活,我都應該拜見一下。這座懸崖雖然十分險峻,但橫生出許多尖尖的石筍,以自己目前的武功,即使無需借助青藤,攀下去也是容易的,明月尋思着,縱身躍起,飄然落在了下面的一根石筍之上。
盧太官正緊握藤條,小心翼翼的蹬着崖壁往下溜,忽見明月的身影正從容不迫的在石筍間躍行,穿雲破霧如仙子般飄逸,不由得看得癡了。
“這裡有一個洞口。”明月喊叫了起來。
盧太官轉過神兒來,答應了一聲趕緊攀了過去,果然岩壁上有一個狹長的洞口,長約一丈,寬有六尺,裡面黑黝黝的,不知深淺。
“洞裡面太黑了。”明月皺皺眉頭說道。
“咦,這裡有幾隻紮好的松枝,好像是有人預先準備好放在這裡的,看,還有火鐮和火石。”盧太官驚異的發現洞口内側的石台上存有引火之物。
“是誰放在這兒呢?”明月疑惑道。
“看來已經有些年頭了,或許是嬸娘為我而預備的吧,不管它啦,都帶上吧。”盧太官沉吟着說道,并點燃了松枝火把。
火光照亮了石壁,幾隻褐色的壁虎迅速的逃開了,洞内較為幹燥,地上沒有生長潮濕的青苔,石道一直伸進了黑暗之中,盧太官和明月舉着火把向内走去。
“這洞有些傾斜,方向好像是朝着北面的桃花江。”盧太官說道。
“秃頭老婦約你到這洞裡面幹什麼呢?”明月不解的問道。
盧太官搖了搖頭,他也猜不出來嬸娘的用意何在。
石洞越來越潮熱,地面上也濕滑了起來,可以看見石壁上已經生有苔藓了,大概是終日不見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關系,青苔呈灰白色。
“咦,這是什麼?”明月指着地上一小坨黃褐色類似人糞便的東西。
盧太官蹲下身來,仔細的觀察着,然後掰下一截松枝,剜下一點湊到鼻子下嗅了嗅,有着一股強烈的魚腥氣,他的臉色慢慢的凝重了起來。
“這是河童的糞便。”盧太官的聲音有些顫抖。
“河童?是人麼?”明月覺察到了盧太官緊張的神色。
盧太官擡起眼睛警惕的四處張望着,然後緩緩說道:“‘河童’也稱‘水虎’,戰國時桃花江一代為楚地,名為浮梁,也是楚國大夫屈原涉江之處。那時的桃花江,每年雨季一到,江水暴漲泛濫成災,常常奪去許多人家的财産與生命,人們認為是邪惡的‘河童’幹的,于是便有了一種為‘河童娶妻’的祭祀活動,就是将十四、五歲的少女清洗幹淨,沉入江底做河童的妻子,祈望當年不發洪水,保證有個好的收成。”
“那河童豈不是個惡魔了麼?”明月瞪着明亮的眼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