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1頁)

  “不錯。”客家嬷嬷說道。

  溫局長哈哈大笑,指着嬷嬷說道:“李大嫂,你可真會編故事啊……”

  “挖出來看看不就知道了。”客家嬷嬷淡淡的回答道。

  溫局長搖搖頭,嘲諷道:“李大嫂,人死了在地底下生蛆和腐爛,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幾年後便隻剩下一副骨頭架子了,你所說的那些‘蠕頭蠻’若是真的存在,幾十年下來,要吃沒吃,要喝沒喝的,還不早就餓癟了?”

  客家嬷嬷語氣平靜地說道:“老妪當初曾經告誡過齊警官,這‘蠕頭蠻’是會害人的,千萬要加小心,最後結果如何?如今老妪又說,那些死者的墓穴裡生長有大個的‘蠕頭蠻’成蟲,你們還是不相信,那就随你們去了,老妪明天就要啟程返回關内了。”

  “溫局長,”齊警官放下手裡的酒杯,對其說道,“這位李大嫂從王老蔫的屍體裡逼出這條小‘蠕頭蠻’,我是親眼所見,而且她也确實提醒過我要小心的。局長,那些陳年積案是我們人民公安的一塊心病,始終無法給群衆一個交待,不如明天先去挖開一座墳墓,正如毛主席所說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兒,你就必須親口嘗一嘗’,看看是否真如李大嫂所講的那樣子,總之,不行動就永遠不會有結果。”

  “老齊,人都已經入土為安了,誰家會願意重新開棺隻為了找一條小蟲子呢?這事兒如果傳出去的話,我們的威信将會蕩然無存的。”溫局長搖了搖頭拒絕道。

  齊警官想了想,随即又說道:“溫局長,咱局裡政保股胡股長在老家的親弟弟前幾年突然死亡,是我出的現場,屍體症狀與王老蔫一摸一樣,也是這一連串無頭案裡面的一起,地點就在妖窩鋪南邊的那個屯子。這幾年,胡股長經常向我打聽案子的進展情況,我都無言以對,不如局長您同他談一談,讓其領着我們私下裡開棺驗屍,‘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定還有收獲呢。”

  溫局長望着齊警官,考慮了好半天,最後才點了點頭,說道:“好吧,自己局裡的幹部嘛,工作總歸好做一些。”

  齊警官轉過臉,面對着客家嬷嬷,頗迷惑不解的問道:“李大嫂,我有件事情想不明白,你是怎麼懂得‘蠕頭蠻’這種遠古生物的?難道你是古生物學家不成?”

  客家嬷嬷微微一笑,道:“差不多吧,老妪其實是研究中國古代醫學的。”

  “哦,是這樣……另外我想問問,你的這身服裝是南方某個少數民族的吧?”齊警官遲疑地說道。

  “高山族泰雅人。”客家嬷嬷回答。

  “你……你是台灣人?”齊警官吃了一驚。

  客家嬷嬷點點頭,說道:“台灣苗栗縣南莊。”

  “你是怎麼來到的大陸?”溫局長警惕的問道,飯桌上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偷渡。”客家嬷嬷莞爾一笑。

  “偷……偷渡?”溫局長更加吃驚了。

  “偷渡不行麼?送丈夫的骨灰回老家安葬,那邊好多外省人都想着回來看一看呢。”客家嬷嬷解釋說道。

  溫局長咳嗽了一下,正色道:“自從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希望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态,并單方面停止了對金門的炮擊,倡議實現三通。可是蔣經國仍然頑固的堅持‘三不政策’,導緻兩岸同胞離散親人多年不能團聚,隔海相望……如今,李大嫂能夠大義凜然的率先攜親人骨灰偷渡來到大陸,真的可以稱作是女中豪傑啊……你的這種榜樣事迹應該廣為宣傳,明天我就向縣委領導彙報。你呢,準備一下發言稿,多說一些台灣同胞如何如何思念家鄉和親人的話……”

  “還是先抓蟲子吧……”客家嬷嬷淡然說道。

第八十一章

  客家嬷嬷和沈才華連夜被安排住進了縣委招待所,後院裡有一棟獨立的小别墅,這套高級套房本來是專門用于招待上級領導的,由于客家嬷嬷是台灣同胞,在那個年代裡,理所應當的享受起與領導同樣的待遇。

  沈才華第一次住賓館,覺得十分新奇,他首先将席子筒浸在了浴缸中,讓它也享受一番,随後爬到了席夢思床墊上,軟軟的,香香的,比起李地火家裡的大炕和炕煙子味兒來可舒服多了。

  次日清晨,齊警官、溫局長和政保股胡股長來到了招待所,與台灣同胞客家嬷嬷一同用了早餐,然後一起乘警車前往胡股長的老家,準備開棺驗屍。

  臨行前,沈才華推說自己有點不舒服,客家嬷嬷就讓他呆在房間裡休息,說自己辦完事很快就會回來。

  兩個多小時後,他們來到了靠山鄉伊通河邊毗鄰妖窩鋪的一個小屯子,這兒就是胡股長的老家。

  楊樹林邊上有三間土房,院子裡有幾株梨樹,開着雪白的花朵,柔和的陽光下,幾隻蜜蜂“嗡嗡”的在花間飛舞,籬笆牆上還綻放着一串串的紫色喇叭花。

  胡股長的老爹老娘熱情的招呼着大家進屋,沏上了茶水,擺上了煙笸籮,請衆人飲茶和卷葉子煙抽。胡股長向父母講明了來意,老人倒是十分的通情達理,同意警方開棺驗屍,并希望公安局能夠找到線索,盡快的破案,抓住殺害兒子的兇手。

  老太婆去雞窩裡逮雞,準備宰了招待兒子的同事和領導,而老頭則帶領着衆人朝屯邊的墓地走去。

  屯北有一座小山包,上面種滿了李子樹,開着白色的花朵,樹下有很多墳丘,芳草萋萋,是屯子裡胡姓人家的祖墳圈子,此情此景,也正應了“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的那句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