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4頁)

  孫遺風撂下電話,終于松了口氣:“他們在四川巫溪的甯廠古鎮。”

  “現在要趕過去麼?”李林問。

  “老白讓我們原地待命。”孫遺風答道。

  清晨,大巴山峽谷籠罩着白茫茫的霧氣,青翠的水梨子和連香樹在霧霭中若隐若現。老佘一行人手持磁力儀,根據雌蟬所指的方向沿着陡峭的山間小道緩緩攀行着,翻過山嶺前面來到了青獅白象岩,山間出現了一群似人非人的石蹲,由于常年風吹日曬,已經風化顯得斑駁陸離。

  “據說這裡曾是數百年來中原最神秘的民間宗教組織白蓮教的遺址,也稱作‘明教’或‘魔教’,其中不泛名家隐士,曆朝都被斥為邪教而被官兵剿殺,但卻始終滅不掉。新中國成立短短幾十年,這些會道門便都煙消雲散了。”老佘停下腳步,目光掃視着那些随着時光漸漸被人遺忘的陳迹,禁不住的感歎起來。

  “凡是反動的東西終将被曆史所淘汰。”邢書記說道。

  老佘白了他一眼,沒有多說什麼,繼續向上攀去。

  山勢漸高,俯瞰峽谷内的古鎮白茫茫一片,磁力儀的讀書越來越高,衆人加快了腳步。轉過垭口,遠遠的望見了一座不大的廟宇,掩映在一片水青樹林中。

  寺廟早已經破敗不堪,煙熏火燎的牆壁可以看出當年鼎盛的香火,走上石階入内,一尊彌勒佛泥雕靜靜的端坐于須彌台,肥嘟嘟的大臉上挂滿了蛛網灰塵,由于天長日久佛像泥胎已經破敗皲裂。

  東側牆壁上題有詩句,字迹仍然清晰可辨,老佘駐足輕聲念道:“《寄清源寺僧》,石路無塵竹徑開,昔年曾伴戴??來。窗間半偈聞鐘後,松下殘棋送客回。簾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藍水長秋苔。白蓮社裡如相問,為說遊人是姓雷。”

  邢書記也湊近前來觀看。

  “嗯,詞風婉麗,情緻含韻,語言工煉,格調清俊,不愧為花間詞派的溫八叉啊。”老佘贊歎道。

  “什麼‘溫八叉’?”邢書記不解的問。

  “就是唐代詩人溫庭筠,與李商隐齊名,素有‘溫李’之稱。”

  “這些封建文人就知道咬文嚼字,意思表達的不清不楚,群衆百姓哪裡看得懂?再看毛主席的詩詞是何等的通俗和博大的胸懷,‘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不須放屁!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邢書記記不全,把兩首主席的詞弄混了。

  老佘和小金在一旁哭笑不得,隻有可兒敬佩的望着邢書記,感覺到這個男人真的是才華橫溢。

  有良則在一旁尋思着,這座廟裡有唐朝的詩詞,孫思邈也是唐代人,會不會跟藥王墓有關呢?

  此刻,磁力儀上面的讀數已經達到頂峰,小金捧着在寺外繞行,雌蟬的頭部始終迂回向着這座小廟。

  “雄蟬就在這寺廟之中。”老佘肯定道。

  站在殿内,由于兩隻巫蟬過于接近,磁力儀讀數已經停止在最高峰值,雌蟬的身體也不再轉動,靜靜的躺在那裡。

  雄蟬會在哪裡呢?老佘仔細的打量着大殿,吩咐大家四處搜尋。衆人敲敲打打找了一整天仍是一無所獲,眼瞅着天色已晚,殿内光線暗淡,無奈隻好收隊下山明日再來。

  回到客棧,盡管沒能找到雄蟬,大家卻仍都情緒高漲,畢竟離目标隻有一步之遙,相信第二天一定找得到。

  吃晚飯時,有良問老佘:“山上的那座寺廟就是清源寺麼?”

  老佘搖了搖頭,道:“這座寺廟不知叫什麼名字,但肯定不是清源寺。過去考察藍田玉時,我曾經仔細查過《藍田縣志》,上面記載藍田縣城南面八裡有個地方叫辋川谷,景色秀麗,唐朝武則天時宋之問有處别業在此,後來被山水派大詩人王維買去做了别墅,旁邊就是清源寺,地點在秦嶺北麓。”

  邢書記向客棧老闆打聽山上的寺廟。

  “那是座無名寺,供奉着一尊大肚彌勒佛,聽老人說起好像還是元朝白蓮教興起的時候建的呢。”老闆對此也所知甚少。

  “石路無塵竹徑開,昔年曾伴戴??來,”有良嘴裡叨咕着,問老佘說,“這個戴??是個人名吧?”

  “戴??是東晉末南朝時期一位有名的雕刻家,字仲若,谯郡人,素以雕佛像見長。”老佘到底是老學究,什麼都知道。

  大家累了一天,飯後都各自回房洗漱休息。

  “雄蟬既然在廟裡,雌蟬可以還給我們了。”走廊上,有良厚着臉皮朝老佘讨要玉?H。

  老佘淡淡的掏出雌蟬交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