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關同志你錯了,我們和柳師父是患難中的階級弟兄,更何況一名共産黨員遇到危險又怎能臨陣退縮呢?老白和孫遺風都是階級異己分子,再說二丫姑娘還被綁架着,有良也困在壁畫中生死不明,因此我倆決不能袖手旁觀。”邢書記慷慨激昂的說道。
“那也好,先回山下旅館商議一下做些準備,老闆也就要到了,我們今天夜裡再來。”關教授皺了皺眉頭,對這個滿嘴大道理的縣委書記真的是沒辦法。
“什麼老闆?”邢書記驚奇的問他。
關教授沒有搭理他,兀自轉身下山去了。
“我們也走吧。”柳十三站起身來說道。
邢書記挽着可兒跟在後面一起回到了旅館。
黃昏時分,薛道禅與有良也風塵仆仆的趕到了豐都。
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偌大個縣城到哪兒去找孫遺風和二丫呢?
“有人看見孫遺風和二丫背着竹簍采購食物和生活用品,說明他倆藏匿之處較為偏僻,生活不太方便,所以居住在縣城内的可能性不大。”薛道禅分析說道。
“這裡到處是山,可不好找啊。”有良犯愁了。
薛道禅四下裡觀望了一會兒,目光最終停留在了長江北岸的平都山上,口中說道:“當年張道陵偷學了氐羌鬼族的巫術,創建了‘五鬥米道’,也稱‘鬼道’,其中就包含有‘鬼門十三針’,而鬼族的第一代鬼帝土伯就住在這平都山上。佘教授他們到手了‘噬嗑針’,藏匿于這座鬼城之中的可能性最大。”
有良心中佩服薛道禅古往今來的淵博知識,也覺得他推斷的很有道理。
兩人在街上胡亂吃點東西,然後直奔平都山而去,當他們登上千級石階到達“鬼城幽都”的山門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了。
此刻遊人早已散盡,山門禁閉,兩側俱是懸崖峭壁難以繞行。
薛道禅抓住有良的腰帶縱身而起,輕松躍過丈許高的山牆,落在了鬼城之内。兩人沿着石徑前行,有良從旅行袋内放媚娘出來,??在一定的範圍内能夠感知孫遺風的存在。
淡淡的月光投射林間,古木黝黑,陰風習習,林子裡不時的傳來?}人的枭啼。石徑兩側偶見鬼怪雕塑,個個兇神惡煞般,膽小之人夜間是絕不敢獨闖鬼城的。
來到了半山腰,走入“枳峽勝境”門亭,見到兩排香爐,前面就是有名的奈何橋了。
“這橋建于明永樂年間,原為明蜀獻王朱椿的香火廟附屬建築,橋下是‘血河池’,傳說人死後魂魄要過奈何橋,喝孟婆的‘迷魂湯’忘卻前世的記憶,因而這裡是地獄的第一道關卡,凡行善的鬼魂可以順利通過,而作惡的則會被惡鬼打入血河池,遭受蟲蟻毒蛇的噬咬。”薛道禅解釋說。
“為什麼要叫‘奈何橋’呢?”
“‘奈何’一詞引自梵文,意為‘地獄’,也做‘無可奈何’講。”
“喵……”媚娘突然不安起來,嘴裡小聲的警示着。
有良輕聲問:“你感覺到了孫遺風?”
媚娘點點頭,膽怯的躲到有良的身後。
薛道禅招招手,領着有良和媚娘隐藏進了寥陽殿黑暗之中,這是蜀獻王朱椿的香火正殿。
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文韬武略長相儒俊,素有“蜀秀才”之稱,明洪武二十三年封為蜀王。他入川後,很快平定了南北番人的騷亂,倡導禮教,輕徭薄賦,史稱“蜀人由此安業,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之力也。”
可是明末大魇張獻忠率農民起義軍一來,仍免不了十室九空,男女老少幾乎屠殺殆盡。
薛道禅拽着有良躲到了一丈多高的釋迦摩尼佛像後面,媚娘乖乖的伏在有良腳下,兩隻眼睛緊張的盯着殿外奈何橋。
此刻,月色如水,清涼一片,螽斯蟬鳴幾近不聞,萬籁俱寂。
不多時,耳邊便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月光下出現了一個衣衫褴褛邋遢的盲眼老乞丐,拄着木棍顫顫巍巍的走上了奈何橋。
“師父……”有良愕然驚呼道。
“噓,”薛道禅趕緊示意莫出聲,然後悄聲問,“他是柳士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