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10頁)

  “那解藥呢?”邢書記把手一攤。

  熊大也不搭話,徑自邁步出洞。

  仙靈子暴喝一聲,躍身上前,拂塵筆直的向熊大的後心刺去......

  但見熊大肩膀連抖數下,脖領、袖口以及衣襟下突然探出數十條大小不同的蛔蟲,張開利牙小口,聽得“哔哔啵啵”一陣亂響,身後如鋼針般堅硬的拂塵毛竟然被蛔蟲們瞬間咬得七零八落,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

  腳步聲遠去了,仙靈子呆呆的站立在那兒,舉起拂塵一看,塵毛已十去七八剩下沒幾根了。

  此刻,他被噬咬的那隻手已經腫脹到了肩膀,通臂紅腫發燙,竟如同大腿般粗細。

  邢書記見狀眉頭皺起,想不到小小的蛔蟲毒性也會如此的猛烈,“道長,這該如何是好?”他關切的說道。

  仙靈子長歎一聲:“貧道以真氣阻止蟲毒的蔓延,可是竟然毫無作用,眼下唯有去飛霧洞請秋波老妪驅毒了。”

  “秋波老妪?”邢書記揣測那大概又是一位?k王山中的隐士。

  “秋波老妪與無燈教授兩人是?k王山中最為神秘的隐士,堪稱世外高人,貧道隻有連夜上山,否則恐怕是真的來不及了。”仙靈子滿面愁容的說着,随即便要匆匆離去。

  “道長,此事既然因我們而起,就随同你一起去吧,萬一蟲毒發作的話也好有個照應。”邢書記說着背上竹簍,可兒抱起小巫一同走出了山洞。

  月色黯淡,山間小路異常的濕滑,邢書記攙扶着仙靈子艱難的行進着。可兒則在身後不時的回頭瞄上幾眼,那個雄蛔蟲既然追蹤數百裡至?k王山,那麼肯定不會就此罷手,興許就跟在後面呢。

  “邢書記,到飛霧洞見到秋波老妪之後,大家一定要謹言慎行,那老太婆脾氣極為暴躁,萬萬不可沖撞于她,切記。”仙靈子氣喘籲籲的叮囑着。

  “秋波老妪這名字很奇怪啊。”可兒不解的說道。

  “嗯,”仙靈子解釋說,“此人精通奇門秘術,雙瞳有攝人心魄的力量,實在是邪門的很。”

  “唐後主李煜的《菩薩蠻》詞中曾說‘眼色暗相鈎,秋波橫欲流’,既然敢以‘秋波’自稱,這老妪的容貌也定然是好的。”可兒說。

  仙靈子贊歎道:“人生苦短,世間年邁之老太婆,縱然年輕時再美豔絕倫,此時也必定人老珠黃,發白齒豁了,可是秋波老妪則不然,非但身材相貌與年輕女子無異,她的那雙眼睛卻更加楚楚動人。”

  “她究竟有多少歲了?”可兒十分好奇。

  “貧道四十多年前上山時,秋波老妪就已經在飛霧洞中修行了,而且至今容貌絲毫未變。”

  “啊......”可兒聞言不禁愕然。

  “小女娃倒無所謂,可是邢書記就要當心了,你是男人,她若是鐘情于你,面對‘秋波’是很難把持住心性的。”

  “當年貂蟬雙眸‘秋波送情’,足以令呂布魂不守舍,這就是‘秋波暗送’之典故。相公,若是實在把持不住的話,妾身也不會怪你,自古以來,天下英雄豪傑又有哪個不喜絕色紅顔呢?”可兒話中似有哀怨之音。

  “是‘暗送秋波’麼?”邢書記一臉正色的鄭重說道,“那不過是小資産階級情調,頹廢且不正經,但凡搞破鞋之前都會先送‘秋波’的,可在我們共産黨人看來,那就是‘飛眼’,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的。”

  “噓,小聲點,别讓人聽見,前面就是飛霧洞了。”仙靈子突然說道。

  月光下,前面兩扇巨大的山崖如怪獸般蹲伏在那兒,仿佛在守候着遠古神秘的地獄之門,中間石縫下可見一條狹窄的小路伸向幽幽黑暗之中,耳邊依稀聽到有流水之聲。

  ?k王山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體億萬年來受雨水侵蝕形成奇特的飛瀑暗河,奇崖天坑絕壁以及形态各異的溶洞群。

  盡管岩縫之中月光黯淡,腳下青苔濕滑,邢書記和可兒曾在關中地臍内生活多年,因此倒也不覺難行,令仙靈子暗暗稱奇。

  飛霧洞亦稱落水洞,是由兩個朝天漏鬥形的豎洞組成,亦可稱作“天坑”,古時?k人謂之上落水與下落水。連接兩洞之間的是一座天然生成的石橋,喚作“天生橋”。

  上落水洞深近數十丈,洞口苦竹環抱,藤蔓叢生,山泉破谷而出,懸挂于崖邊形成飛瀑。

  下落水是飛霧洞的入口,有尊天然形成的摩崖佛像,人稱“洞頂如來”,據說是?k王山的守護神。洞壁由千層岩構成,形似一隻巨大的神雕,頭、嘴、身軀、爪以及羽毛活靈活現,惟妙惟肖。每逢夏日當頂,陽光透過竹林直射洞底,形成“光瀑”與水瀑交相輝映,色彩斑斓,水霧折射日光形成七色彩虹,因此飛霧洞又被稱作“落虹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