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5頁)

  “清朝乾隆年間,有?k族大洛莫後人洩露出來的秘密在江湖上流傳,内容大緻與何哲人所說的相仿。當年李淳風設了一個局,引藥王孫思邈與?k族大巫師也就是大洛莫在阆中相會,至于後來發生了什麼則無從知曉,那位大洛莫也就此失蹤下落不明。在以後的一千多年裡,?k人數度遣人前往川北一帶尋找始終未果。據說大洛莫臨行前囑咐後人,其在?k王山飛霧洞内留有一機關,一旦?k族面臨危殆之際,即可開啟機關以保?k人香火的延續。唐後五代十國混戰及宋,蒙古鐵騎橫掃中原,至明末時?k族已然不複存在,而開啟?k王山機關的密匙也就此失傳。”秋波老妪邊說邊歎息不已。

  邢書記與可兒靜靜的聽着,誰都沒有搭話。

  秋波老妪又接着說道:“後來江湖上風聲再起,傳說當年大洛莫在阆中與藥王孫思邈共同制作了一具蠱人葬于地下,将會在适當的時機破墓重生。該墓據悉就隐藏在阆中城的某個地方,得此消息後,江湖人士聞風而動,推測開啟?k王山機關的密匙可能就在‘蠱人墓’中,因此踏遍了阆中城内外到處尋覓,卻始終無人能找到。據你們方才所述,那古墓竟然巧妙的隐藏在了一座廟宇的地下,難怪無數風水名家都看走了眼,因為‘廟下墓’完全不合地理堪輿規範,乃大兇之所在。”

  “怪不得呢,老何探遍了蟠龍山始終沒往廟宇遺址上去想,幾十年一無所獲,若不是小巫嗅到殘留的屍蟲氣息,恐怕現在還仍然發現不到古墓。”邢書記感歎道。

  “按照何哲人的說法,那個來自唐朝的‘蠱人’就是李世民的第六子李?至耍?其人已經破墓而出,李淳風所設的這個風水迷局啟動了。”秋波老妪怅然不已。

  這是個什麼樣的風水迷局呢?邢書記感到非常好奇。

  “現在讓老妪來看看大洛莫的遺骸能否告知點什麼信息吧。”秋波老妪說罷長袖一甩,竹簍的陶壇蓋子應聲而起,散落于壇中的骨頭淩空緩緩升在半空中,并緩緩自動拼湊成了一副完整的骨骸。

  此刻,秋波老妪口中念念有詞,同時探出纖纖手臂,翻掌按在骷髅頭天靈蓋上。那具侏儒骨骸突然間活動了起來,扭動着身軀,兩隻手骨奮力抓住頭頂上的手掌想要掰開,但是老妪根本不為所動,仍舊竭盡全力的汲取骷髅頭内殘存的來自一千五百年前的生物信息。

  邢書記和可兒以及費叔都屏息靜氣緊張的盯着這詭異的一幕,連大氣兒都不敢出。

  許久,秋波老妪才緩緩撤回了手臂,“嘩啦”一聲,大洛莫的遺骸散落了一地。

  “唉......”秋波老妪怅然若失的長歎一聲,“大洛莫啊,算你狠,竟然将遺骨内的所有生物磁場清除得幹幹淨淨,這又是何苦呢?你人都死了,還保守那機關秘密何用啊。”

  邢書記與可兒面面相觑。

  “相公,前輩好像沒有找到什麼。”可兒悄聲說。

  邢書記上前默默的拾起地上的零散遺骨,逐一殓入了陶壇中。

  “老妪在這飛霧洞中苦苦鑽研了數十年,始終無法破解暗藏的機關,今日終于得見大洛莫的遺骨卻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秋波老妪傷感之極,話音裡充滿了無奈與傷感。

  “前輩,您辛辛苦苦隐居飛霧洞這麼多年,下面的無燈教授不在北大任教,還有?k王山中的隐士們都是為了破解大洛莫當年設下的機關麼?”邢書記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外面的社會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熱火朝天,這些人竟然為了江湖上的一句傳言而甘心在山洞裡呆上幾十年,實在有所不值。

  “相公,那個機關裡定是藏有大量的金銀财寶。”可兒肯定的說。

  “可兒,國家規定地底下所有的埋藏物、隐藏物都歸國家所有,就是真有金銀财寶也不能私自攫為己有,而是屬于廣大人民群衆的。”邢書記正色道。

  “唉,”秋波老妪仰天長歎,“若是江湖上久已失傳的風後骷髅頭仍在世就好了......”

  “前輩,您說的是鬼壺麼?”邢書記脫口而出。

  “什麼!”秋波老妪大吃了一驚,“你知道‘鬼壺’?”

  “‘鬼壺’不就是個拳頭大的骷髅頭嘛,當然見過。”邢書記滿不在乎的說着。

  “在哪兒見到的,你快告訴老妪。”秋波老妪一把抓住邢書記的手臂急切的問道。

  這一抓簡直痛徹心扉,想不到老妪的纖纖細手竟然如此的有力,邢書記不禁疼得叫出聲來。

  秋波老妪見狀緊忙松開了手:“邢書記,那‘鬼壺’現在何處?”

  “這個......”邢書記此刻有些後悔自己方才不該說的話,但現在已經難以自圓其說,所以無奈隻得道出實情了,“在藍月亮谷裡。”

  “藍月亮谷,”秋波老妪愕然不已,“就是傳說中的雪域高原虛空麼?”

  邢書記點點頭。

  “你到過那裡?”秋波老妪似有不信,疑惑的目光隔着面紗死死的盯着邢書記。

  “我和可兒就是從藍月亮谷中出來的。”邢書記心中頗為自豪,連世外高人秋波老妪都無緣一見的虛空,自己都呆膩了才溜達出來玩兒的。

  可兒也點點頭,表示絕無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