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6頁)

  仙聖子猛然一拍桌子,怒道:“這個不争氣的師弟,不好好在鹦鹉山金殿修行,竟于數十年前不辭而别,貧道還以為他早就死了呢。”

  “原來老道長是仙靈子的師哥啊,真的是巧了。”邢書記呵呵笑道。

  “可知他為何跑去?k王山去獨自修行呢?”仙聖子問。

  “據說也是為了破解?k族大洛莫的機關。”邢書記回答說。

  仙聖子聽了心中怦然一動,雙眸深處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怪異神色。

  “邢書記,貧道見你們風塵仆仆的,這是準備要去哪兒?”他問道。

  “返回川南?k王山。”形書記随口答道。

  “如果不介意的話,貧道和你們一路同行如何?與仙靈子分别已有四十多年了,今生很想再與他一見。”仙聖子提議說,面現誠懇之意。

  “好啊,沒問題,正好路上可以向道長請教一下有關下屍彭矯的事情呢。”邢書記欣然應允。

  “貧道需要先回趟東北郊鹦鹉山金殿一趟,取來真武七星劍帶在身上。”

  “真武七星劍?”邢書記猶豫了一下,“按照公安部門規定,超過七寸即為管制刀具。”

  仙聖子呵呵一笑:“不礙事的,此劍乃當年吳三桂所鑄,能伏魔而制怪,屬于國家級文物。”

  “那好吧。”邢書記點頭應允了,平西王吳三桂,就是那個引清兵入關的大漢奸嘛,他使用的兵刃能見識一下也好。

  “小心!這是個妖道,切不可帶他同行。”邢書記耳邊又響起了那細微的聲音,這次則是警告,口氣很是嚴厲。

  此刻,他心中已經明了彭姑并沒有死,下屍彭矯,也就是道長所說的那個長着兩寸白毫的小兒,已經被自己吞落到了腹中!

  不過也不要緊,秋波老妪道行如此高深,大不了要張符??吞下,将其打下來就是,想到這裡,邢書記本來憂心忡忡的心境頓時好轉了起來。

  區區彭姑,到時候有你的好看。

  昆明東北郊的鳴鳳山,俗名鹦鹉山。金殿又稱太和宮真武金殿,是明萬曆年間仿照湖北武當山天柱峰太和宮所建,為雲南著名道觀。康熙朝吳三桂重建時以黃銅鑄成,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燦燦,故而得名“金殿”,亦稱“銅瓦寺”,為我國現存最大的純銅鑄殿。

  吉普車停在了山門處,邢書記一行走進了道觀,沿途路遇的大小道士紛紛對仙聖子施禮,原來他是道觀的觀主。

  走過三道天門,前面便是古樸莊重的太和宮了。

  金殿在最裡面,台階下立着“金殿朝輝”的石碑,左右有各有一銅亭,内奉水、火二将。殿前豎一根三丈多高的銅制旗杆,上懸“日月七星鎖山旌”,七星銅旗象征着北極玄天“普護”生靈,周圍有二十八宿。

  “邢書記,這裡便是平西王吳三桂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修葺的純銅真武金殿,占地180平方米,重250噸,他的那把真武七星劍就在此處珍藏着。你們稍後,貧道這就入殿取劍。”仙聖子說罷一個人走了進去,扔下邢書記和宋老拐在台階下等候。

  “邢書記,此人分明就是妖道,千萬不可帶他去?k王山。”那個細微的聲音又在邢書記的耳朵裡響起。

  “哼,這與你彭姑又有什麼關系?”邢書記忿忿不平道,“你這狠毒的婆娘,幹嘛要鑽進本書記的體内?”

  “夫君,這能怨我麼?本來想讓你舒舒服服的享受一番,結果卻恩将仇報的咬掉人家的半拉腦袋,無奈之下才不得已栖身在了你的腹中嘛。”彭姑抱怨道,似乎顯得十分委屈。

  “那你馬上出來,本書記最讨厭體内有寄生蟲了。”

  “這恐怕不行,既然來了就得與你慢慢的融為一體,就像彭姑的肉身一樣,到後來也就分不出你我了,彭矯就是邢書記,邢書記也就是彭矯,我倆将變成一個人。本來應該七日便可完全同化,沒想到入體才發現你竟然非普通人,而是一個來自遠古的蠕頭蠻,這倒是令人大感意外呢。”彭矯嗤嗤笑道。

  就在說話間,仙聖子肩後背着一個長方形的布包從金殿中走了出來。

  七日同化?邢書記心中倒真開始忐忑不安起來,從五尺道彭姑咽進肚裡算起已經過去三四天了,必須抓緊時間趕路,搶在第七天前到達?k王山飛霧洞,請秋波老妪将其驅除。

  “仙聖子觀主,我們需要日夜兼程趕往?k王山。”邢書記匆匆說道。

  “好啊,貧道也希望早點見到師弟。”仙聖子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