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7頁)

  “那個黃建國也是挺可憐的,對女兒空有一片癡心,可是卻陰陽永隔再不能相見。”二丫聽罷亦是唏噓不已。

  “俺明日想去一下白雲觀,請教一下虛風道長。”有良思忖說道。

  次日清晨,有良吃過了早飯,便一人搭乘公交車來到了西城區西便門外的白雲觀。

  白雲觀初建于唐開元二十六年,原名天長觀。元初全真派長春真人丘處機奉元太祖成吉思汗诏掌管全國道教,遂更名為長春宮。金正大四年,丘處機仙逝,弟子尹志平取名白雲觀。

  有良在知事道人的帶領下,來到了白雲觀後院的雲集山房。此處為全觀風水結穴之處,面闊三間,周以圍廊,南面有一戒台,是傳經受戒之所,景色幽靜,當年的白雲觀主賈屍冥道長就住在這裡。

  正在打坐的虛風道長見到來客竟然是有良,十分的欣喜,遂吩咐上茶,執手噓寒問暖。在臨潼西山之巅,他見到有良和二丫身負重傷攜手而去,一直擔心兩人的安危。

  “你的手臂......還是沒有找到汗青?”他關切的問道。

  有良苦笑了一下:“汗青和血靈芝都找到了,原來是媚娘拼死藏在了自己的口中,如今二丫的‘屍蛻症’已經治好了。”

  “那你為何不抓緊醫治斷臂呢?”虛風望着他空蕩蕩的左袖問。

  “汗青的量太少了,就先給媚娘用了。”有良坦然說道。

  虛風聞言心中感歎不已,有良這孩子重情重義,當今世上人欲橫流,他能夠這樣做,實屬難得啊。

  “道長,俺今天來是有事要請教。”

  “何事?”

  有良詳細的講述了小建的情況。

  “嗯,前不久,首長找到了貧道,并且也為孩子做了法事,并由白雲觀法力最高的兩位老道長為其驅邪,但都無功而返。現在照你這麼一說,小建的父親黃建國已經死去這麼多年了,殘留的生物磁場依然這麼強烈,真是出人意料啊。”虛風道長唏噓不已。

  “首長說過當年在豫西大峽谷中,黃建國被手提箱炸彈炸的粉身碎骨,現在看來與實情并不符。道長,一個人功力再高,如果火化成灰以後,還能殘留有生物磁場麼?”有良問。

  “那肯定不會遺留任何的磁場了,所以自古以來,若是想要徹底毀滅一個人,唯有将其燒得幹幹淨淨。”虛風語氣十分的肯定。

  有良沉吟了片刻,最後說道:“黃建國是俺的授業恩師,盡管他生前做了很多的壞事,但畢竟人已經死了。如今他女兒深受困擾,俺想着去一趟豫西大峽谷,挖出師父的遺骸送其回老家婺源安葬,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徹底治愈小建。”

  虛風道長點點頭:“嗯,因勢還應利導,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道長,你了解《推背圖》麼?”有良突然發問。

第53章

釋惑

  “《推背圖》?”虛風聞言吃了一驚,頗感詫異道,“有良,你怎麼突然對這個感興趣?”

  “隻是閑來無事,跟二丫兩人講來當故事聽的。”有良說。

  虛風微微一笑,解釋道:“李淳風的這部書晦澀難懂,需要豐富的曆史知識和文字功底才能有所領悟,但是由于其預言相當精準,因此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将其列為禁書。傳說當年唐太宗也對此書大加贊賞,褒獎了李淳風,導緻袁天罡多有妒嫉怨恨。太宗死後,兩人更将《推背圖》之圖、文分家,從此李袁兩家終成世仇,以至于四川阆中兩人的墳墓都隔山而望,絕不相鄰。宋太祖時诏禁《推背圖》,但民間多有藏本,尤其吳越地區流行以《推背圖》為孩子起名,因此很難查抄得幹淨。後太祖說,‘不必多禁,正當混之耳’,于是官家大量刊印篡改的僞本流入民間,以混淆視聽,确保趙家江山的延續。總之現在街上小攤售賣的《推背圖》大都是曆代經多次篡改過的,早已面目全非,與當年李淳風的原本相去甚遠。”

  “那麼金聖歎批注的那本《推背圖》呢?”有良接着問道。

  “明末清初,自負其才、肆言無忌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作序并加以評注的《推背圖》,是目前較為流行的版本。但其隻有六十幅圖谶,而光緒十三年的抄本卻有六十七幅圖谶,民間各種版本之混亂由此可見一斑。”虛風說。

  有良想起了自己與與二丫看的那幅圖,于是繼續問道:“《推背圖》第四十四像裡面,畫了一個端坐在椅子上的蓄須老者,還有一背着弓箭的人站在他的對面,這裡面有什麼寓意麼?”

  虛風想了下,然後說:“‘谶曰:日月麗天,群陰懾服。白靈來朝,雙羽四足。’是這幅吧?金聖歎批注,‘此象乃聖人複生,四夷來朝之兆,一大治也。’貧道以為,這第四十四象頗有說道。首先,在這幅圖裡,‘頌曰:而今中國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全。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你試想,唐朝之前以及其後的若幹朝代,史書中從未有出現過‘中國’的字樣,而李淳風卻能夠在一千多年前便已預測到了現在的國名,可見《推背圖》預言的精準性。”

  “哦,可不是嗎,還真的是神了。”有良不由得感歎道。

  “這幅圖谶,當代不少學者都對其作出了解釋,但大都是牽強附會,迎合上意。譬如,說李淳風在一千三百年前就已經預測出來了那位‘聖人’就是鄧小平,他作為總設計師引導全面改革開放,令中國在二十世紀末重新崛起,世界各國(四夷)紛紛來華示好。”虛風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