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3頁)

  地上鋪着獸皮,男嬰安詳的熟睡着,屎殼郎們吃完美餐後都跑過來圍觀。但見它們對嬰兒指指點點,交頭接耳,感到既新鮮又好奇,尤其是那小孩兒的身體内透出淡淡的浩然之氣,另鐵甲軍團們倍感親切。

  “平原,待你明後日換上儒家禮服後,便可舉行拜師儀式,正式傳授師父的獨門武學儒家功。這孩兒是你的師弟,由于他還太小,你要負責其飲食起居,比如喂食奶粉,更換尿布,另外還要經常帶出去曬曬太陽,明白嗎?”無燈教授吩咐說。

  “是,師父。”平原答應下來。

  “你可以歇息了,為師先去上落水一趟。”說罷,無燈教授便徑直奔上落水而去。

  途徑天生橋時,他往深澗中瞧了瞧,徐華聲說那個邢書記夫婦便是由此墜落橋下的,此刻耳邊唯有汨汨的流水聲,除此漆黑一片。

  朦胧的月色,上落水天坑崖壁凹洞内,已經沒有了秋波老妪的身影,隻聞螽斯蟋蟀寂寥的低鳴之聲。唉,無燈教授發出了長長的歎息,然後轉身返回。

  “平原,你怎麼還沒睡?”他瞥見平原依舊合衣坐在獸皮褥子上面,于是問。

  “師父尚未安歇,徒兒怎敢先睡。”平原坦然答道。

  這小子倒是尊師重道,根基不錯,無燈教授暗自尋思着。

  “師父,師弟可曾起過名字?”平原問。

  “嗯,他的父親姓有,《百家姓》中排行第418位。此姓源于上古複姓有巢氏,莊周在《莊子。盜跖》中說,‘古者禽獸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縱觀釋道儒三家取名,道家清淨無為,佛教明心去欲,而我儒家則以人為本,講求仁義禮智信。儒家功更是尊‘中庸之道’來修行的,所以就叫‘庸兒’吧。”

  “庸兒,”平原嘴裡念叨着,“師父,這名字倒是不錯,可是他父親姓有,‘有庸’念起來卻有些拗口。”

  無燈教授點點頭,說:“暫且先叫庸兒,也許他父母早就已經起好了名字呢。”

  兩人吹熄油燈安歇了。

  飛霧洞的外面,高大的刺楠樹下,那個瘸腿老者靜靜的守候着。

第68章

跛腳隐士

  清晨,平原早早的起來,開始在下落水石洞中生火做飯。他一下子還适應不了山中隐士們日中一餐的習慣,所以教授允許其逐漸加以改變。

  早飯後,平原走出飛霧洞,下山前往?k王山鎮。

  昨日上山時天色已晚,景色朦胧,現在一看則大為不同。但見目及之處,植被茂盛,瀑布碧泉,清幽靜雅,滿山遍野的楠竹林青翠欲滴,令人心曠神怡。

  來到?k王山鎮,他找到了那家經常為山中隐士做衣服的裁縫店,量身訂制了兩件灰色土布長衫。由于午後才可取到衣服,在等待的一兩個時辰裡,他就随意的在街上溜達,自己在興文縣法院實習的時候曾經來過這裡,但是這麼多年過去,感覺此鎮的變化并不大。

  中午十分,他找了家小飯館坐下,并點了幾個炒菜,準備喝上兩口,以後在山上修行就要清苦了。

  一個瘸腿跛腳的老者走進飯館,要了碗米飯和一小碟鹹菜坐在了平原對面,此人看來生活較為拮據,隻撿最便宜的吃。

  “聽口音,老先生不像是本地人。”平原見其穿着破舊的灰色中山裝,一副落魄的知識分子模樣,于是對其産生了些許同情感。

  老者擡起頭來,?迳?的說道:“我是?k王山上的修行者。”

  “原來您也是一名隐士?”平原聞言肅然起敬。

  “嗯。”老者扒拉着碗裡的米飯,點了點頭。

  “老先生若不嫌棄,我們一道吃如何?”平原朝着店家再要了一隻酒杯,熱情的邀請道,他想多了解一些關于隐士修行的情況。

  老者欣然答應了,兩眼盯着桌子上香氣撲鼻的炒菜,深深的嗅了幾口,垂涎欲滴。

  平原微微一笑,為其斟滿了酒,兩人邊吃邊聊。

  “我叫平原,昨日剛剛上山修行,請問老先生如何稱呼?”平原自我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