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6頁)

  “嘿,小姑娘,您家裡是搞古董收藏的吧?哈哈,一定是,不然哪有這麼好的眼力?這可是最近才出土的漢代銅鏡,極為罕見,整個敦煌也就這幾面。”攤主目光盯着小建,嘴裡開始了忽悠。

  “您手裡的這面蟠螭紋鏡可是尚方鏡哦,屬少府禦用,”攤主熱心的介紹起來,“三弦鈕,圓座,飾虺龍紋。四道繩紋之間刻有篆字銘文,‘相思願毋絕,愁思悲,顧見願,君不悅’,當年不知多少王公貴婦用過此鏡,想起來,真的是思古之幽幽啊。”攤主說得吐沫星子直飛。

  小建的目光瞥了費叔一眼,見其搖了搖頭。

  她于是放下了這面蟠螭紋鏡,順手又拿起了一面古舊的銅鏡。

  “哈哈,好眼力,難得啊,這可是一面相當精美的多乳禽獸紋鏡”攤主連忙說。

  費叔搖了搖頭。

  小建又拿起了另一面毫不起眼的銅鏡,這次費叔點頭首肯了。

  攤主仔細的打量着小建,嘴裡不耐煩的問道:“小姑娘,你是真要買銅鏡還是随便看看玩兒的?這些古董價格可不菲啊,你要是不買就别在這兒搗亂好不好?”

  “這面銅鏡多少錢?”小建沒有理睬他。

  “五千元。”攤主不屑的哼了聲。

  “五百。”小建見過媽媽買時裝的時候跟人砍價,并告訴她說,照着90%往下砍準沒錯。

  攤主瞪大了眼睛:“這可是漢代出土的

  “賣不賣?不賣就走了。”小建一臉冰霜的冷冷說道。

  “唉,今天頭一個開張,算你運氣好,賣給你算了。”攤主垂頭喪氣的說着,顯得很無奈。

  “這種銅鏡要四個,一千五百元。”小建再次砍價。

  攤主:“一千八。”

  “一千六。”

  攤主:“一千七。”

  “好,包起來吧,”小建微微一笑,掏出了自己的那張銀行儲蓄卡,說,“跟我到銀行去拿錢。”

  攤主歎了口氣,手指着斜對面:“喏,銀行就在那裡,自己去取吧。”

  小建轉身到銀行,從卡上提取了一萬元錢,點出一千七百元,餘下的揣進了衣袋裡。

  她回到古董攤前付款,拿走了四面銅鏡,離開時聽到攤主在身後自言自語着:“這年頭,賺點是點。”

  “師父,為啥非要這面難看的銅鏡呢?”小建疑惑不解的問道。

  “這是仿制的西漢透光鏡,雖然外表看起來毫不起眼兒,但當光線照在鏡面上時,鏡面相對的牆上會反映出鏡背花紋的影像,古人稱之為‘幻鏡’。東晉葛洪的‘鏡道’修煉‘分形術’,專門要求要使用此鏡。”費叔解釋說。

  “還有這麼多說道啊。”小建撅了撅嘴。

  這時馬賀蘭拎着一兜子金黃色的大杏跑回來了:“小建,你嘗嘗,這可是咱們這兒最有名的李廣杏了,外地絕對吃不到。”

  小建嘗了一個,果然是皮薄肉多核小,味美清甜,吃進嘴裡齒頰留香,于是不由得贊不絕口。

  “這杏還有個傳說呢,”馬賀蘭微微一笑道,“相傳西漢年間,飛将軍李廣西征經過這裡,夏日炎炎,将士們焦渴難忍。突然空中襲來一陣奇香,隻見兩匹彩綢自流雲中飄下,李廣拔箭射出,一匹彩綢應聲落地,變成一片碩果累累的杏林。衆人争食,但卻苦似黃連,李廣憤然砍平了杏林。次日清晨,卻見杏林重又枝繁葉茂,金黃色的杏子碩果累累。李廣嘗了一個,極為香甜可口,将士們紛紛摘食,頓覺精神倍增。原來那兩匹彩綢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娘娘之命來救李廣的,結果她倆隻顧嬉戲,惹惱了李廣從而将苦杏仙子射落。深夜,甜杏仙子施展仙法,在苦杏樹樁上嫁接甜杏樹枝,最後結出了清香甘甜的黃杏,所以敦煌當地人稱之為‘李廣杏’。”

  “好美的傳說啊。”小建啧啧道。

  日暮時分,在敦煌逛了一整天的小建和馬賀蘭疲憊的回到了陸老師家中。

  屋内,晚飯已經準備好了,桌上擺着一大盤菜,還是豬油酥炒辣椒土豆片,同昨晚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