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9頁)

吳錫元盯着他的視線,仔細地品完這一杯茶,才誇贊道:“入口綿長,後味醇香,實在不錯。”

也不知是不是此情此景太像從前,他竟然不自覺地就順着嶽卿言的腔調講起了官話。

嶽卿言下意識地接了一句,“妹夫若是喜歡,待會兒回去也給你們帶上一些。”

可話才說完,他就發現了不對勁兒,怎的……他這個妹夫還會講官話?

“妹夫何時學的官話?”嶽卿言原本就是個心中藏不住事兒的人,聽了便直接問了他一句。

吳錫元此時也已經發現自己講的是官話,見着嶽卿言問起,他也就找了個借口搪塞了過去。

“先前兒讀書的時候,跟同窗學的。”

浩遠書院在整個大夏朝都是個有名氣的書院,有五湖四海的學子過去求學,有人會講官話也實屬正常。

嶽卿言恍然大悟狀,“妹夫的官話講的真好,若是不知曉你的來曆,聽了你這話隻當是個老上京人了。”

第580章

嫌棄

吳錫元謙虛地笑了笑,厚顔無恥的應了下來。

他上輩子說了十來年的官話,他自然會如此覺得了,隻是内裡這些緣由并不能說給他聽罷了。

“還是有些說的不大習慣。”

嶽卿言笑了兩聲,“等到日後妹夫在京裡待的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習慣了。你會說官話,為兄也就放心了,在官場上若是會講官話,能省不少事兒的!”

吳錫元道了聲謝,嶽卿言又接着問道:“我方才觀妹夫似乎對茶道也有些研究?”

吳錫元沒成想自己下意識的舉動居然會被他看出這麼多,可見這位嶽将軍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鎮邊大将的位置,也并不僅僅靠的是家裡的關系。

“也是在書院的時候跟同窗學的,一知半解罷了,算不得什麼研究。”

嶽卿言并未再問,而是問起了他的學業,“我聽母親說你考中了解元,實在厲害,我們一家子粗人,實在不懂科舉。隻是做兄長的還有一事要提醒你,你可想好了今後的路子?若是你能中了進士,是想要外放,還是想做個京官?”

吳錫元也沒想到他居然會問自己這個,不過他也隻是微微一怔,神色就又恢複了自然。

嶽卿言确實也是為了吳錫元好,在得知了吳錫元考中了解元之後,他就四處找人打聽,就是為了能幫他一把。

畢竟他爹是個不管事的,她娘便是再有本事,官場上的事兒也還是插不上手。

因此,他一個武将硬是厚着臉皮跑去了他外祖家裡,将這些科舉的事兒都問了個清楚。

“我已經問過外祖父了,他說無論是留京還是外出任職都各有利弊。留京确實可以打點人脈,但若是想要升官就必須有功績,這一點同我們武将是一樣的。若是外出任職,到地方上确實容易積攢功績一些。”

說到這兒他又歎了口氣,“整個大夏加上從前會試未中的舉人,估摸着怎麼也有四百餘人。若是你能中三甲就好了,這樣鐵定就進了翰林。”

進了翰林,日後才有機會進内閣。

整個大夏的權力是掌握在皇上的手中不假,但皇上畢竟隻有一個人,這天底下大多事兒其實還都是内閣的那幫大臣說了算的。

若是能進内閣,那真就一步登天了……

他說的推心置腹,吳錫元自然是感激不盡,上一世可沒人同他說這些,他也并未中前三甲,一切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當初他能進内閣,完全是機緣巧合,站對了隊……

“多謝兄長提點,若是我殿試能中,那便申請外放,不拘着哪個地兒,當個芝麻小官造福一方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