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頁)

吳錫元瞪了他一眼,“隔牆有耳,更何況咱們還在外邊,有些話說不得的。”

孟玉春急忙做了個閉嘴的手勢,吳錫元這才提點道:“你既然想要入朝為官,就不能在乎這些,要是怕的話,還是不如回家種田算了。”

孟玉春連忙搖頭,“不用不用,我不怕了!相對而言,還是種地更為可怕。”

吳錫元笑了笑,“那就别想太多,好好答你的題就是。”

孟玉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他能連着中舉,又中了進士,早就在意料之外了。

殿試随便考個名次,再不濟他都能去當個縣令。

縣令也挺好的,遠離朝堂,就算是伴君如伴虎,也用不着他伴。

這些進士們經過了嚴格的檢查,才一個接一個的進了保和殿。

這裡原本是皇上上朝的地方,現在都擺滿了桌椅。

周圍站滿了帶刀侍衛,等他們一個個的都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一個小公公才從外頭走了進來,高聲唱道:“皇上駕到!”

在場所有人都跪了下來,吳錫元也跪在桌子一側,腦海中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了上一世皇上的樣貌。

皇上坐在了龍椅上,說了許多場面話,才将大家叫了起來。

吳錫元悄悄地看了一眼龍椅上的皇上,這一看,他還有些許驚訝。

怎麼這一世皇上這樣年輕?看起來身體也十分康健,讓他怎麼都想不到,這樣的皇上會在十年後病逝?

難不成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隐疾?

他皺了皺眉頭,台上的皇上就又開口了,“諸位都是各地來的有識之士,想要在朝為官,自然要替百姓辦事。那麼今日的考題就是,若是大旱三年,爾等為一方縣令,會做哪些事?”

第622章

防患于未然

吳錫元聽了這個問題,眉毛一挑,這還是真是……

上一世在同慶四年大旱過後的同慶十年和十一年,都有大旱發生,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不僅他看在眼中,就連燕王也是記得的。

也因此,這一世的燕王重生回來之後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組織人手挖水渠。

大旱三年,皇上這個題目的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大旱之後朝廷的救濟糧等等就如同亡羊補牢,雖說為時未晚,但造成的損失卻也是無法彌補的。

真要讓他說,還是得防患于未然……

吳錫元是這樣想的,便也是這麼寫的。

他寫完要如何有序的發放救濟糧,疏散難民之後,又補充了這麼一點。

最好還是提前興修水利,挖蓄水池,改善當地民生,讓百姓手中有餘糧,這樣在豐年的時候人民富足,災年來臨時家中有餘糧,心也不慌。

……

從皇宮出來之後,孟玉春拎着書匣子跟在吳錫元身邊兒,問道:“今兒皇上出的這題目未免也太過簡單了些。先前兒大旱,夫子就已經讓做過類似的文章,今兒我又潤色了幾分,真真是下筆如有神。”

吳錫元看着他這樣,實在不忍心潑他冷水。

倒是孟玉春看着他欲言又止的神色,就問了一句,“錫元兄?你可是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