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頁)

倒是孟玉春看着他欲言又止的神色,就問了一句,“錫元兄?你可是有話要說?”

吳錫元停下腳步看了他一眼,“你可曾想過,前年的大旱不止一處,咱們會寫,旁人也會寫。題目簡單,有時候也不見得是件好事啊!”

孟玉春倒是真沒想到這一出,聽了他這話,腳步也跟着停了下來,“這……”

吳錫元笑了笑,“已經答完了,就别想那麼多了,先回家吃飯去。”

孟玉春一想也是,“反正我本來就是最後一名,再差還能差到哪兒去?反倒是錫元兄,你才更要擔心啊!”

吳錫元搖了搖頭,沒有多說話。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那邊兒皇上也在看着這些考生的考卷,趙昌平進來了幾次都看到皇上正在挑燈改卷。

眼瞅着都要過子時了,他實在擔心皇上,才壯起膽子走進來勸道:“皇上,夜深了,您要麼還是先休息吧?這麼些文章也不是一天就能看完的,仔細熬壞了身子。”

皇上手中正拿着份卷子,聽了他這話,并沒回答他,反而反過來問他,“昌平,你可記得個叫吳錫元的人?為甚朕看着這名字格外的眼熟?”

趙昌平可比什麼其他卷宗要好用多了,根本就不需要查閱,隻需要問一嘴,他就能如數家珍。

“吳錫元?可是先前兒蘇大将軍和大理寺王大人提起過的那一個?”趙昌平思忖了片刻,回答道。

他這樣一提醒,皇上也想了起來,“似乎還真有這麼一回事兒,朕記得王啟英先前兒是說過那個幫他找到贓銀的人就是吳錫元,今年的考生。”

他再次朝着手中拿着的試卷看了一眼,笑了起來,“好了,今科的狀元定了。”

趙昌平愣了一瞬,而後拱手說道:“皇上……這樣對其他考生來說,未免有些不大公正啊……”

皇上卻嗤笑一聲,“怎的不公正?你來看看他的考卷。”

趙昌平心想自己一個閹人,哪兒能看得了這些。

但是眼瞅着皇上已經将考卷遞了過來,他根本不能拒絕,隻得順從地接了過來。

入目便是十分整潔的館閣體,隻是這一手字便已經超越了大多數人。趙昌平又仔細看了文章,前頭引經據典列舉了列朝列代應對饑荒的時候都有什麼高招,再因地制宜,表示自己如果去南邊當縣令該怎麼做,去北邊又該怎麼做。

僅僅這些都已經讓趙昌平十分贊歎了,至少很多地方是他想不出來的。

可再接着看下去,才更讓他驚訝。

到了文章最後,他又寫了一段,表明若是等到災情發生再亡羊補牢,倒是不如提前興修水利,挖水渠引流灌溉防患于未然的好。

皇上估摸着他大約也該看完了,就問了一句,“看完了嗎?寫得如何?”

趙昌平恭恭敬敬地捧着試卷又交還給了他,“奴才才疏學淺,不敢妄加評判。”

皇上卻一擺手說道:“無妨,朕恕你無罪,你隻管說,朕若是點了吳錫元當狀元,對其他學子來說可還公正?”

趙昌平垂手而立,“在奴才看來,這篇文章寫的是極好的,便是讓奴才再多活個二十年也寫不出這樣的東西。但奴才也不知曉其他學子的文章做的如何,想必您心中自有定奪,奴才去給您端個蛋花湯過來,這些您還是莫要問奴才了,省得奴才在您跟前兒鬧了笑話。”

皇上聽了這話也笑了起來,“行了,也不為難你了,你去端了蛋花湯過來,朕喝了就去洗漱睡覺。今兒就先看到這兒吧!這個吳錫元确實是個能人,朕得想個好位子給他安置進去。這樣的人才用的好的話,今後便是朕的左膀右臂。”

趙昌平看着他今兒心情好,也跟着他高興,“是,奴才這就給您端湯去。”

.

殿試考完之後,京城裡一片歌舞升平,許多學子聚在一起吃散夥飯,各大酒樓都訂滿了。

而洛陽作為南北運輸的樞紐,也是一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