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8頁)

李燕嘴快,張嘴就問,

“為啥啊?”

林招娣伸手去拽的時候,就晚了。

老頭歎口氣,

“還能為啥?沒錢,沒糧,上公社幹啥?

往年啊,自個兒家院子裡的菜,撿回來的山貨,榛子,栗子,松子,蘑菇,啥的,都惦記送去供銷社賣點錢,換點針頭線腦,或者給家裡割上幾兩肉解解饞。

今年啊,等交了公糧,村裡就徹底空了,家家也分不到啥。

這冬天,就得指着上山了,還賣啥了?

就盼着能多撿點能填肚子的,要不,這一冬天,可咋過啊!”

李燕也反應過來這話題不對,讪讪的閉了嘴。

簡單坐在車邊,晃着小腿,

“三爺,你家三奶奶做的鞋是不是特别舒服呀?”

冷不丁的話題,老頭也沒尋思,順嘴就答應,

“可不是咋滴,那老婆子這手藝可是出了名的好,這點我可是享福了。

哎,你這孩子,瞎說什麼玩意兒?”

“嘿嘿,是瞎說嗎?我還想讓三奶奶幫我做雙棉鞋呢,你要這麼說......”

老頭改口極快,

“那都不是事,這個她最拿手。”

第23章

最累人的秋收縮水一半,剩下的捆苞米杆子基本就沒有什麼難度了,不過就是機械的動作而已。對村裡人來說,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活計。

秋收時割下來的苞米杆子,橫在壟上攤開着晾曬,如今的天氣幹爽,這些天也幹的差不多了。

成年男人蹲着,雙臂伸開把能夠到的都摟到一起,把早就撚好的草繩攔腰放到下面,一收,一擰,一塞,就捆完了。

後面有專人把這一捆捆捆好的抱到地頭,給老黃牛留下足夠一冬天的夥食,剩下的跟糧食一樣,也是村民燒柴的一部分。

不過村長還是習慣性的叮囑,

“苞米杆子不要挨着柴房垛,不要挨着容易着的東西啊。”

“知道啦村長。”

“知道知道,垛到門外去。”

陳建國傻傻的跟着幹了兩天,終于忍不住問道,

“為什麼不能挨着柴房,不都是燒柴嗎?難道這個還有特别的用途?”

李燕和林招娣也是半知半解,但是沒好意思問,都看向簡單。

簡單也是最近才知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