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3頁)

“那片地,是老百姓嘴裡的不祥之地。”

程朝和秦清淮,都不是普通人家出身,又都是受過教育的,該說不說嗎,對這種說法,是第一反應是,迷信,無稽之談。

和他們一起來的幾個建房子的工匠都是普通人,對這種傳聞還是有些顧忌的,不過拿主意的不是他們,他們也沒多說什麼。

兩塊地都繞了兩圈,程朝也看出來什麼不一樣來,唯獨他們選中的這塊地,附近有一棵大樹,很大很粗,就他一個外行人猜,最少也應該是有百年的樹齡了。

“老爺子,現在這些話,可是不能随便說了啊?就算是這塊地不合适,你也找個像樣兒點的借口啊!”

他們都是學校教育出來的,生在紅旗下,滿腦子都是科學,能接受簡單那袖裡乾坤,就已經是他們三十多年的認知裡唯一也是最大的一次反骨,這什麼不祥的,一聽就是封建迷信。簡忠連忙擺手解釋,

“不是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是迷信。

有些事,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早些年,我跟着老爺子也走過不少地方,也遇到過這種被百姓避之不及的地方,你看看,那上面不是沒有人想種東西,建東西,但是都沒成過。

這段時間我也不是光玩了,這一片的情況我都問過了,就這片,之前有人不信邪,非得要試試,但是種了好多樣東西,那就是種什麼東西都不出苗,想蓋個房子啥的呢,牆剛起來,第二天也會無緣無故的倒塌。

真不是瞎說的,有人不信,整晚的盯着,就是一宿都沒啥事,亮天之前也會倒塌。

這不是我瞎說,這附近的好多老人,都是這麼說的。”

這?

程朝和秦清淮對視一眼,臉色就慎重了一些。

換塊地倒不算什麼,他們又不講究什麼風水之類的,但是,如果真的像簡忠說的這樣,以後和廠子離的也不是特别遠,附近也都住着居民,那也是個隐患。

這是駐軍部隊的駐地,出了事軍區也是要負責的,他們代表的不光是自己,還有軍區,尤其是秦清淮,這也是個領導,自然不能隻考慮自己的利弊。

程朝正了正臉色,

“等會兒,忠爺爺,你見多識廣,跟我們詳細說說,通常這種情況都是怎麼解決的?”

“嗨!要說這種地方啊,以前更多,解決啥啊,那都是底下,底下埋的死人多。

年輕時候我們遇到一回,那次我們往回走,老爺把身上的錢舍了大半,在那給底下的冤魂立了碑,又找來一些人給燒了幾天的紙錢,咱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收到。

老爺說啊,這種情況,底下多半是冤魂枉死的,咱們也不指着能有多大的功德,要是能讓他們在底下少受點折磨,早點兒去投胎,下輩子能投個好胎,就值得了。

那時候,那就是老百姓總說那塊地上面有陰風,這邊這麼明顯,還不知道底下有多大的冤屈呢?”

該說不說的,這種話是十分不合時宜的,這種環境,尤其是對着兩個一身正氣的軍人,頗有點挑釁的意思。

不過程朝和秦清淮這會兒可沒有那心情鬧了,一聽說是冤魂,兩個人第一反應就是回想着這片地界兒有沒有發生過什麼戰役,簡忠嘴裡的冤魂,會不會是犧牲的先烈?

頓時也沒有心情看地了,兩個人對視一眼,幹脆的直接就去找了席平安,要看看建國前後的縣志。

席平安雖然意外,但是對于兩個人這麼輕易的相信了這個說法,更意外,

“你們,就信了?你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受唯物主義科學熏陶這麼多年,這麼輕易的就打翻了自己的世界觀?”

“不是打翻,我們的立場和世界觀一如既往的堅定,隻是,民間的怪力亂神也不完全都是空穴來風,很多,都是能找到蛛絲馬迹的,就算隻有一絲希望,我們也應該試試,萬一是真的,那,不光是我們,如果真的是無名的先烈,對他們來說,應該也算是一點安慰吧,也讓他們看一看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新國家。”

席平安也沒有責怪的意思,隻是有些不解,他們都這麼說了,他還能壓着不準麼?

“去吧,隻是,建國才二十年,縣志也不一定記得全。”

秦清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