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知皇的調停下,王題、方青波、婁杭三人才對舒孔儒放下了芥蒂。
“官考後,戶部之中增添不少官吏,那穆春詞與淮齊鳴辦事能力不錯,總算緩解了孔儒不少壓力。”
舒孔儒對穆春詞與淮齊鳴贊不絕口。
林知皇颔首,沉思了片刻後,又問了造紙坊以及各縣宣講台周邊商鋪承租的事。
舒孔儒言簡意赅的将這些事禀報與林知皇知曉:“造紙坊目前乃生财獸,在您治下九郡已開設了四十餘座,男女用工的比例現在是七比三。”
林知皇聽說男女用工比達到了七比三很是開心:“看來如今本王治下确實有不少女子走出家門了。”
林知皇一直認為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讓大濟的女子真正走到與男子平等的位置,賦予她們可自力更生的能力才是關鍵。
永遠需要附庸他人者,也永遠難自主且不會擁有選擇權,更不談平權。
舒孔儒亦是笑:“有主公做榜樣,有想法的女子會走出宅門的,至少她們擁有了選擇的機會。”
舒孔儒到造紙作坊基層視察過,造紙作坊内的女工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做工機會,做工時普遍會比男工更加積極,唯恐做工有失而被勸返。
林知皇點頭,又問:“随邊弘此前介紹給你的那名叫柏錄的商人如何?聽說宣講台周邊商鋪修建他個人出了不少資,你也因此承租了他九郡治下宣講台周邊三分之一的商鋪?”
提到柏錄,舒孔儒面上露出欣賞之色,評價道:“那人是個精明的商人,更是個聰明人,眼光也看的長遠。”
“哦?”林知皇挑眉,示意舒孔儒繼續往下說。
“當初臣為官建商鋪招修建承攬商時,隻有他最下得血本,四處籌資,直接承攬下了宣講台周邊商鋪八成的修建标,換下了宣講台周邊三分之一的商鋪十年承租權。”
話說到此,舒孔儒笑的像隻狐狸:“柏錄當初這破釜沉舟的一舉,如今已是賺的盆滿缽滿。”
“而他當初向官府注入大筆銀錢,也幫臣解困了宣講台周邊商鋪修建前期需要投入的大筆銀錢,讓官府庫銀得以活絡的周轉。”
林知皇聞言沉吟道:“如此說來,因為這柏錄,宣講台周邊的商鋪修建至少提快了近兩個月?”
舒孔儒點頭。
林知皇笑:“那還是流清你操作得當。”
舒孔儒自認為自己當得此誇,欣然受下。
“最精明的商人,永遠都是和别人做雙赢的生意,如此才能周而複始的積蓄财富。柏錄就是這種商人。”舒孔儒對柏錄此人贊不絕口。
“可惜........”
林知皇知道舒孔儒在可惜什麼,可惜柏錄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商人,與他大有不同,不會文道,更沒有官心,隻适合在商道上掌事。
他就是再欣賞柏錄,也不能因此昏了頭把他招到身邊任用。
“不可惜,任何人都有他的用處,隻看你如何合理用他。”林知皇含笑道。
舒孔儒擡頭向林知皇看來:“主公此話何意?”
“流清你如今手下執掌戶部,本王治下九郡的田地、戶籍、賦稅、俸饷及一切财政事都歸攏戶部負責,你還要負責官辦的商事,委實是辛苦了些。”
林知皇又将先前的話說了一遍,此次卻不再賣關子,緊接着道:“不若趁此機會,在戶部下再分一個官辦商會如何?”
“戶部隻對此商會有監察,督導之責,商會的會長與副會長亦得由戶部每三年指換一次。”
林知皇将記憶中的皇商原理,仔細與舒孔儒講了,舒孔儒一下便聽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