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青繼續擡腳往大門去拐。
過了影壁牆,就看到了雯雯揚着笑臉和七男的說話。
文文丁青青是柔柔地喊了一聲媽媽。
文文轉頭看到了媽媽,高興地撲過來一把抱住了林青青的大腿。
林青青彎腰抱起,包得嚴嚴實實地聞聞穿這麼多熱不熱啊?
這一看就是李欣給穿的,生怕天冷孩子受凍。
文文摸了摸自己鼓鼓的腰身,好脾氣地搖了搖頭不熱也不冷。
林慶慶在他小鼻子上刮了刮,帶着戚楠和陳傑進了建築内場。
走了十幾分鐘,來到負責東邊建設的建築三組組長的辦公室。
幾人正圍着桌子在探讨哪裡和圖紙對不上。
林青青把文文放下,周震、秦钊二組組長和現場負責人立即拿着圖紙過來元帥,你看這個實驗室的圖紙,上面顯示顯微實驗室的電熱路線有4米,可我們剛才量了量,還差個一米多,要是更改電熱路線的長度,其他方面都要動,你看是我們施工的問題,還是他不敢說是林青青的圖紙有錯?
林青青拿過放大的圖紙,走到一邊坐下,把文文抱在了懷裡。
兩人一起看。
過了一會,文文伸出了小手,拉了拉林青青的胳膊,附耳在他耳邊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宋一遠從部隊回來,林琪琪也剛逛完華大園區的施工内場。
魏波走之後,科技園區的建設監督工作,林青青便親自接手過來,由周振和秦钊輔助。
自今年
1月
初,新農村改造為科技園區的事公布出去,在中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劉工一派的人急得當天就找到上面,說了許多反對的理由。
科技目前是華國最空白的區域,若是被林青青弄出來做大了,那林青青手上除了醫療之外,又多了科技這一大助力。
劉工等人那當然是不想看到這種情況。
不過劉工那些人說林青青不精通科技,單純是拿國家的資費當兒戲等話,直接是被林青青給出的兩年發展計劃給堵住了嘴,嗆的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在兩年發展計劃裡,林青青保證兩年内能讓華大科技園區在全球取得前十的地位,可以從科技收益、專利數量、研究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而還沒過幾天,這條保證就傳遍了大街小巷,一時之間,京都各處都在讨論華大科技園。
傳來傳去,這最後的版本是國家要建造一個國際性的科技園區,要将這個園區發展成全球最強的科技創新基地。
華國各地的老百姓對這事都十分的期盼,畢竟沒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
讓這件事引起熱議的幕後之人,那肯定是劉工等人,他們就喜歡用這種背後因人的把戲,很像劉工的行事風格。
那目的呢,就是要拉高老百姓和各地官員的期望值,讓所有人都高度關注這件事,等一兩年之後,華大科技園區不能發展的像當初所說的這般高度,那丢人現眼的就是園區的建設發起人。
雖然現在外界還不知道園區是林青青一手發起和負責的,可要是園區發展得不好,最後連個聲響都沒有,那到時大街小巷必定會曝出林青青是大包大攬搞園區建設的人。
要是園區真發展得那麼好,那最後的功勞就是國家的他。
林青青是國家的元帥,為國效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這種時候傳出他不滿多年辛勞國家無任何獎勵的謠言,那不管上面信不信,一些耳根軟又不知情的老百姓私下肯定會說他貪功等不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