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跟光刻機一樣,國家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布局研發EDA工具。
這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17家單位、200餘名專家從全國各地向着燕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集結。
在那裡,東雲将要在集成電路行業展開一場史詩級别的攻堅戰。
雖然曆經7年的艱苦攻關,國内首個EDA工具——熊貓系統橫空出世,東雲也終于突破了國外的EDA圍堵,我們也成為全球極少數擁有EDA自主知識産權的國家。
隻可惜……
這好景不長。
就在國産EDA工具剛燃起星星之火時,掌握全球最為先進EDA工具的大羊等國家,便對東雲放寬了EDA的使用限制。
因為國外EDA軟件更加先進,價格也更加低廉,且迫于打包傾銷的市場壓力,國産EDA工具直接被重創,商業化之路遙遙無期,以至于後續很久國産EDA一蹶不振。
然後……
東雲的EDA市場就被大羊等國企業給攻占了,其中95%的市場份額都被對方瓜分,而國産EDA僅僅占據5%的市場份額。
且……
這種局面一直沒被打破。
說白了。
就是人家一步快,步步快。
人家技術更好,價格又便宜,以先天優勢把東雲踩得死死的爬不起來。
雖然進入新世紀後。
東雲又再次意識到EDA的重要性,并不甘于命脈被外人所掌,而再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鼓勵企業研發。
然後有九天等衆多企業,以熊貓系統為基,又開拓了一條EDA道路。
但實際上,仍面對着許多難題。
即使是九天也僅能為行業提供三分之一的軟件,與大羊的EDA廠商相比還有三分之二的工具至今未能掌握。
對于國内整個半導體産業鍊,國内EDA難以獨自撐起全行業的大旗。
……
sp:查了一天資料,難寫。
第636章
集外力于一身,互通有無?
其問題主要有三點。
其一是技術門檻太高。
作為一個“多工具”組成的軟件集群,即便目前我國在部分工具上實現了突破,但在完整可用的全流程工具鍊上,還需要更多的技術積累,而這并非短期之内就能完成。
其次是技術集成度高。
EDA是芯片設計公司、晶圓廠、EDA軟件商長期協作的成果,需要大量的數學優化和經驗積累,并非一朝一夕可成。